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妈妈指着时钟:“抓紧关了电视过来做作业。 (孩子依然不想起身,继续看电视)
妈妈把文件一个一个整理好,告诉孩子今晚的任务有哪一些,应该先从哪一科开始。
孩子皱眉:“这也太多了,根本写不完!”妈妈试着安慰:“做少一点是一点。"
(在来来回回的极限拉扯中,妈妈生气了)
妈妈:“你不写我就不管你了,明天去学习老师批评你,我也不管。”
孩子嘟嘴:“不管就不管,那我去看电视。”
最后没有办法,妈妈说:“你来念答案,我来帮你写。”
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都感同身受呢?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情况。这给我们带来了困惑和挑战。然而,我们是否应该立即采取强硬的态度,还是从更宽容和理解的角度出发?本文将揭示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家长应对这一问题的建议,一起来做智慧型家长!
磨蹭可能真的不是孩子态度有问题
原因一:孩子注意力问题
我们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动不动就需要1~2小时,所以孩子常常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做个十几分钟作业,就会被别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是儿童发展本身的一个特点。大家可以参照上图,看看你家孩子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是多长。
如果因为注意力问题我们就给孩子贴拖延,磨蹭这样的标签,孩子就很委屈对不对?那么你可以怎么做呢,在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的同时,我们还要完全的理解和接纳孩子,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催呀催呀,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但这个作业的小目标达不成,还有可能亲子关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原因二:亲子关系问题
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不敢在明面上跟着父母对抗,于是就通过写作业拖延这件事情,来向父母表达他自己的反抗。
如果说孩子在其他方面做事都很快,就是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很磨蹭,这可能不是孩子有写作业拖延症,而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所有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都会有四个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找到孩子学习拖延的根本原因然后找到对应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推荐大家阅读《正面管教》。
原因三:孩子感到压力
1、我们一定要记得我们的初衷,其实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帮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保护他的学习兴趣,建立孩子本身对学习的一个信心,而不仅仅是为了把作业完成,那记住这一点,在讲解题目的时候,比如说这个解释行不通,我们就换个角度给孩子讲,这个难度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就可以降低一点难度来看看,当孩子总是不开窍的时候,你就不妨想一想,我们自己在有些事情上也有不开窍的时候,就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了。
2、那如果一道题讲了三遍还不明白,就要先放下,做做另外的事情,调整一下节奏,为什么呢?一般来说,一道题如果讲了三遍,你很可能自己就着急起来了,孩子也会很紧张,在非常紧张和害怕的状态下,孩子所有的身心反应都是用来防御的,他会有一个假想的危险,他根本没有余力来思考眼前的这道题目,有些孩子一旦处于很紧张的状态,他就会发懵,整个人都很僵硬,所以这个时候你再继续讲解,除了让我们更加生气之外,丝毫都不能帮助到孩子。
3、目标拆分,及时地鼓励,我们要帮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去树立信心,比如说一道大题,孩子没办法把全部的步骤都做对,那么我们就可以耐心地带着孩子,一小步一小步地来,只要孩子做对一小步,我们就给孩子一个及时的鼓励,帮孩子建立信心,让他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当孩子能够经常得到父母的有效的支持的时候,他就有力量慢慢的去攻克一些难题,改变他写作业拖延的一个现象。
原因四:时间管理问题
孩子没有学会怎么安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那我们作为家长并没有去教孩子,怎么安排和管理时间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从放学开始就马上写作业,这样简单的做一些提醒,是不合理的。
需要用到日常惯例表(如图),这个日常惯例表是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去制定的,让日常惯例代替我们平时的唠叨或者责备。
怎么制定一张日常惯例表:
妈妈可以跟孩子这么讨论说,宝贝,从放学之后到睡觉之前,这一段时间怎么安排,你愿意跟妈妈一起来讨论吗?我想听听你的安排,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跟孩子强调是让孩子自己来安排,那如果孩子答应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大的表格,我们可以提醒孩子说,你放学之后呢可能五点半能到家,那么晚上我们在九点半之前要上床睡觉,在睡觉之前,我们有哪些事情要完成呢,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帮你记录下来,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去头脑风暴,他会说我要吃饭,我要写作业,我还要去楼下玩一会,我还要刷牙洗脸睡觉,他可能会漏掉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提醒孩子说,比如说家庭作业里面,有语文有数学两项对不对,那妈妈就可以提醒说,你是不是还要练琴呀,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提醒,但也不是命令也不是安排,我们要把每件事都写到这个日常惯例表中,写完之后我们再来问孩子,你想第一件事要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直到把所有的事项都按照孩子的顺序,编号排好,做好这张日常惯例表一定要把它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尤其是孩子自己随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为了确保我们的计划能够契合生活的实际,在制定日常惯例表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因素:
有些家长说,制定了日常惯例表,是不是我就可以解放了?
其实还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要留出一段时间来缓冲和调整,比如果说我们规定孩子早上六点半起床,我们把闹钟调到了六点半,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还没有完全醒透,根本起不来,或者起来了也感觉不舒服,又或者说我们本身计划晚上七点钟写作业,但同时孩子又在六点半的时候,比如说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你让孩子看到一半,突然就关电视,孩子肯定不情愿,所以在惯例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或者跟实际情形冲突的地方,那这个时候可以怎么办,我们可以叫上孩子一起再来重新讨论一下,怎么样调整我们的惯例表。
这个日常惯例表其实用好了非常好用,我们要记住我们是陪伴者和领导者,而不是一个主导者,孩子自己才是主导者,一旦我们作为父母越界,就会变成了控制,这个时候孩子就只能被动接受,消极对抗,就缺乏了积极性。
总结: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能有多种原因,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至关重要。在家长的引导下,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营造积极氛围、设定合理目标、培养良好习惯以及寻求支持和资源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写作业变得更轻松、有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