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70年过去了。
阳春三月某一天上午,在上海的长虹机场,走出来一位穿着时尚,漂亮有气质的女孩,她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薇菱-薇拉的外孙女,受到外祖母的委托,来到上海,寻找留给上海好朋友如瑶的三口大箱子。
一踏入到上海这块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上,薇菱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虽然她是第一次来到陌生的中国,但是她并感到陌生,因为曾多少次从外婆的口中,听外婆讲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那时的上海处在战乱中,破败萧条、充满忧伤,地面很肮脏,而此时映入眼帘的上海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片繁华的景象。
走出机场,薇菱坐上出租车,驶向霞飞路,她很紧张,虽然挺听外婆曾给她说过,赵先生一家住在霞飞路,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不知道赵先生一家是否搬家?如果搬走,她就没有一点线索了,自己该怎么办呢?
来到上海霞飞路,下了出租车,薇菱就从第一家开始找,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摁响了第一家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太太,她和蔼地说:“姑娘,你找谁?”薇菱羞怯的说:“请问您知道赵伯驹的女儿如瑶家住在哪里吗?”那位老太太说:“真是太巧了,我和如瑶曾在一个单位上班,她家搬到绍兴路去了,我带你去她家。”
于是,薇菱和老太太坐出租车来到了绍兴路的如瑶家,开门的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是如瑶的外孙,赵伯驹的曾外孙,薇菱向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此行的目的,正好如瑶买菜回来了,她双手拉着薇菱坐在沙发上,打听着薇拉的情况,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好像见到了当年的好朋友。接着如瑶拉着薇菱的手,来到了书房里,书房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三口牛皮箱,虽然有些破旧,但是一尘不染,洁净如新。如瑶打开其中的一只皮箱,里面装满了旧书,箱子的上面躺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是艾米丽,薇菱欣喜如狂,拿在手里,放入怀中,因为她也不止一次地听外婆讲起过去的往事,和艾米丽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薇菱翻起一本海涅的诗集,里面夹着一张纸条,这一页,印着那首著名的《心,我的心,不要悲哀》——
心,我的心,不要悲哀,
你要忍受命运的安排,
严冬却略去的一切,
新春会给你还来。
如瑶、薇菱和如瑶的外孙一起诵读着这首诗,他们眼前仿佛又看到了故事中的人物:薇拉、索尼娅、西蒙、菱果、阿筱、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