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世界观(二)

诚然,华清池历经千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但从这里流传出来的传说与故事却是历久弥新。很多人以为华清宫只是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恩爱之地,其实华清宫及其骊山景区的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上可追溯至公元前的西周时期,下可畅谈至近现代时期。历史往事如烟,但青山却依然如新,来到华清宫品品古迹、评评古人,或许你会对生命、对功过、对家国有更新的认识。

这说明如果没有语言,我们的头脑中就不会有任何概念,同样,没有语言,我们的心灵里就不会有任何对象。因为对心灵来说,每一个外在的对象唯有借助概念才会获得完整的存在。而另一方面,对事物的全部主观感知都必然在语言的构造和运用上得到体现。“何处有语言,何处为世界,何处为世界,何处有历史”,人生活在语言中,人生活在世界中,人生活在历史中。

在同一个民族中,影响着语言的是同一类型的主观性,可见,每一语言都包含着种独特的世界观。人用语音的世界把自己包围起来,以便接受和处理事物的世界。人同事物生活在一起,他主要按照语言传递事物的方式生活,而因为人的感知和行为受制于他自己的表象,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完全是按照语言的引导在生活。洪堡曾经说过,每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他强调指出:“他(人)根据行动从自己出发编造出语言,而通过这同一种行动他又作茧自缚于此语言当中。”

也就说,我们被语言创造,依赖语言而活,但同时语言也限制了我们。那么,我们对语言的这些认识,对教育有什么启发和影响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世界是一个由语言所决定的世界。一方面,语言使经验成为我们的经验,或者说,由于语言,我们才有了自觉...
    周娜河南南阳阅读 3,942评论 0 0
  •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长恨歌》诗意图(戴敦邦绘)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
    廖语阅读 8,349评论 0 1
  • 第16集:别调独谈 中唐后期,除以韩愈为首的韩孟诗派和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派外,还有两个风格独特,有杰出成就的诗...
    彭丹0910阅读 10,862评论 1 5
  • (2023.5.12—5.15) 5.12 晚7:00 董宇辉直播 “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气势恢宏,回归大唐!...
    朝夕夕阅读 2,773评论 0 2
  • 第四十八章 心中有他人(六) 转眼间到了秋天。老话说的好,秋高气爽。作为...
    长恩在阅读 3,709评论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