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切的答案
01
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什么?
千万别觉得我有病。大多数人都是有过校园生活的,无论你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有谁想过学校到底是干什么?当然是传道受业解惑,尤其在中国多年“应试教育”的形势下有人会脱口这样回答。没错,学校很重要的一项功能便是教予人知识让我们顺利考上重点学校以便日后前途光明。如果按照身边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小学、中学、大学,或者说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至少应该有九年时间在校园里,与老师和同学接触,那么这九年是从我们7/8岁开始直到15/16岁,这是从童年一直跨越到青春期的九年,这是一个人一生中多么重要的九年!
我们在前几章提出过“早期记忆”对一个人的影响,早期记忆多数在童年,所以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的解读对其自身性格乃至三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众所周知,青春期对于每个人尤其是作为有过青春期孩子经历的家长来说,影响不可小觑。学校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那它真的单纯应该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吗?如果真的只是学习知识,就别说九年,就是你学了一辈子不会运用知识,人格严重缺陷,社会功能受损,你学了再多又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学校是家庭的延长。这话怎么理解?书中有句话这样说的:假使父母能够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让他们能够适当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那么便没有学校教育的必要了。翻译成东北话:如果你妈你爸或者你家里任何一个人能够给你上课教你一些知识以便于你能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闹心事儿,你就不用上学了,学校对你来没啥用了!事实证明,很少,不,极少有父母能够做到,甚至出现很多不管孩子的父母(寄宿学校之类是这种不管孩子家长的福音),所以,学校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承接了一部分父母的责任——使一个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
这便奠定了学校神圣的地位,以及老师的重要作用。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如果老师真的能做到像母亲一样对每一个孩子都倾注关心和了解,用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我想我们身边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儿童,青少年犯罪率、自杀率也不会逐年攀升,当然,孩子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父母的问题,老师只是一个有机会替代父母拯救孩子的适合人选,不能一心依靠老师解决所有问题,关键的问题还是父母和家庭的氛围。
02
青春期
近几年,关于青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非常的流行,有几部也涉及到青春期的问题。一提起青春期,对于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来说很是头疼,关于讨论青春期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在处理这个题材时,几乎都把它当做是可以使个人的性格整个发生改变的危险时期。青春期中固然有许多危险,但并不能真正改变人格。他把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带入新的环境,接受新的考验。
青春期的许多行为都是出自想表现独立性和与成人平等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身边一个同学。男生与我同班,与另一个班的女生相恋,被老师知道后百般阻挠,被告知双方家长,家长携手合作拆散他们,青春年少对爱情的懵懂又执着致使两人离家出走,决定殉情。发现他们的时候,男生身上刀伤很深,但女生已经当场毙命。两个家庭,从此与幸福无缘。
能说些什么呢?据了解,女生成长在离异家庭中,缺少关爱,男生双方父母感情也并非和谐,两个孩子从小缺少关注与爱护,出现这种行为又能追究谁的责任呢?真的只是青春期的鲁莽与危险造成的吗?呵呵。
孩子替家长背了太多的黑锅了!甚至,这种黑锅有一种传承,一代又一代背完一锅又一锅!
求放过!!!
03
犯罪及其预防
罪犯和问题儿童、精神病患者、自杀者、酗酒者、性欲倒错者等所表现出的失败都属于同一种类型。他们全部是在处理生活问题上失败了,且他们都对社会缺乏兴趣,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究根结底,这都是对安全感的追求或者说对自我保护的追求,只是扭曲的优越感目标便有了错误的行为。而且,大量研究表明,很多人在优越的环境中都不是罪犯,但是当生活中出现了太多他们无法应对的问题时,他们就开始犯罪了。
还有很多罪犯之所以去犯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关注,在犯罪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恶劣和严重性,他们只是想满足自身的“优越感”,认为这样的行为“独特”,这一点在青少年犯罪中最为常见。读书会中书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亲戚,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小男孩,外表老实乖巧竟然用刀子捅了他的同学。这不是意外,因为那把刀他早就准备好背在书包里,只是被捅的人并不是事先预设的,恰好是TA,而已。不得不提及孩子原生家庭,父母做生意,无暇顾及他,直到事情发生,才关掉自己的店铺,关注自己的孩子。
书中提到一部名为《五百犯罪生涯》的书,其中有一个案例提及一名青少年罪犯在“检讨”他的犯罪生涯时这样说:我不认为生命有什么活下去的价值,我无法信任别人,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一定要绞死他!你想,我会罪孽深重到把一个人带到这个世界里来吗?
好悲凉!王小波曾说过,活着就是忍受痛苦,叔本华曾说,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轮回,我曾问过身边一些人,你们是否有过死亡的念头?有。为什么有这种念头?想让他们后悔,活着没意思。他们是谁?呵呵
如果一个人,童年快乐,父母给予足够关注与爱,有朋友支持,有爱人理解,有事情去做,你猜这个人会不会没事犯个罪或者有想死的念头?
本篇文章有点沉重了,让我给大家插播一则温暖的小故事:
2001年,刚刚结束乳腺癌治疗的千惠嫁给了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安武信吾,2002年6月,千惠奇迹般怀孕了,但是医生却劝她拿掉孩子,因为怀孕很有可能让乳腺癌复发…千惠怎么舍得打掉,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心要把孩子生下来…
2003年2月,阿花小天使来到了安武家。
“能和阿花相遇,证明我在这个世上活过,这个比自己还重要的孩子,是我的人生至宝。”—千惠
果不其然,2003年11月,阿花九个月大的时候,千惠的乳腺癌复发了。2006年10月,千惠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全身,连抱阿花都开始吃力了…
“妈妈要对你说声对不起,妈妈得病了,身体有点痛,抱不动阿花了”—千惠
阿花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哭闹着让妈妈抱抱…
而此时千惠一直在想:阿花一天天在长大,而我能在自己离世和阿花长大成人之前,给她留下什么?应该说我不愿就这么从阿花的世界中消失…
2007年,阿花四岁生日那天,千惠送了阿花一条围裙。
千惠说,虽然还有点早,但今年就想开始一点点教她做菜。记得第一次看阿花用刀的样子,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可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千惠
“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我都让她自己来,这样有一天我不在了也没关系。去幼儿园之前要准备一些东西,我也不帮忙。我希望女儿一个人也能减轻茁壮地活下去。”—千惠
2008年,妈妈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这一生,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千惠留给阿花最珍贵的“遗产”就是教会她认真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妈妈,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所有的便当我都会自己做了!还和爸爸两人一起去了迪士尼,如果妈妈也一起去就更好了!妈妈,我一直记得你对我说的话,‘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阿花有的时候也会想哭,但是想到妈妈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10岁的阿花
妈妈千惠走后,爸爸信吾说,“太难熬了,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带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来麻醉自己,晚上睡不着觉,看着妻子的遗像就会忍不住哭出来…”
“没过几天,阿花从外婆家回来了,我早上站在厨房门口,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突然阿花就走到厨房,搬个小凳子,取出菜刀,把豆腐放在小手上,慢慢地切起来,准备好食材,然后开火…”
信吾这才意识到,阿花是千惠留给他的“财产”…
从那之后,阿花每天早上都会早起做饭、出门遛狗、和爸爸吃早饭,刷牙洗脸,弹钢琴,上学…
下午放学,回到家后,打扫卫生、晾衣服、整理房间…完全不用爸爸帮忙…
有时候爸爸信吾要加班,阿花会在睡觉之前给爸爸做好晚饭,并留下小纸条…
吃之前要看一下哦!这是阿花做的,给爸爸做了米饭和小菜。—阿花
2012年3月,爸爸信吾将千惠生前在博客记录的点点滴滴做成了一本书《阿花的味噌汤》,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和自己留下一些回忆,并想告诉女儿妈妈是如何努力生活的,爸爸和妈妈相遇,然后和阿花相遇,又是多么幸福…
我为什么脑子混乱到给大家插播这么一则温暖的小故事呢?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爱的匮乏,即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像故事中的小花)只要一方家长给予足够的爱与关注依然可以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的快乐的人——爱,是一切的答案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请无条件接受你的孩子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爱以便他拥有健全的人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不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就逃避,严重的便会误入歧途,给他再多的物质他拥有扭曲的优越感目标一生也将葬送
爱能滋养一切,请不要在复出之前就对你即将付出的人讨价还价:TA都没有这么对我,凭什么那样对TA!总有人要迈出第一步,为什么不能是你呢?在冲突面前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表达爱意面前,向前一步就是幸福啊!
如果你身陷在无法拥有合格父母的绝望中,那请接受你父母不能改变的事实,从此用力爱自己,你的问题可能不是你造成的但你的人生只能靠自己改变,你到底想不想要幸福?
我再喊一遍:爱别人前,请先学会爱自己
我知道我墨迹,债见!
欢迎留言分享
关于青春期你有什么可说的?
你能否理解“爱,是一切的答案”
作者简介:FreeSia|一个需要放下过多思考的心理咨询师,一个相信爱情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一个习惯等待但有洪荒之力的催眠师,一个没事爱码字的非文字工作者,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