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力量——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NO.35&本周读书打卡书目《他人的力量》读书笔记

手书思维导图,感谢飞雪指导,比上几次进步一点点

作者简介

亨利·克劳德

心理学博士,领导力专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作品销售累计超过千万册。其代表作《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为孩子立界线》等长期占据亚马逊榜单前列。克劳德还曾被《成功》杂志提名为个人成长和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25位领导者之一。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很难摆脱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下雨天,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车可能溅你一身泥点,从你背后走过的路人可能撑着伞捎你一程,好的影响、坏的影响,深刻也好、粗浅也罢,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接收到来自他人的能量,区别是,坏的人际关系总是带来满载的负能量,而好的连接则为我们补充力量。

本书为我们详细梳理了四个层次的人际相处模式,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让我们一起,跟着它来学习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四个层次的人际关系

1. 第一层次:孤立状态

2. 第二层次:坏的连接关系

3. 第三层次:虚假的“良好连接”

4. 一、二、三层次的死循环

5. 第四层次:真正的连接关系

以上四个层次的人际关系,其中只有一种可以真正帮助我们成长,即第四层次——真正的连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脱离前三种状态,进入唯一能发挥正确作用的第四种状态。

真正的连接关系是能让你成为完整的自我、成为真正的、真实的你,是能调动你的心灵、思想、灵魂和热情的一种人际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是毫无保留、知根知底、互相理解,并且互相扶持的。任何一方的真实想法、感觉、信念、恐惧和需求都可以安心地分享。

如何建立第四层次的连接关系?

1.主动求助。面对自身的弱点和脆弱性,向外界寻求帮助。

2.暴露需求。了解自己的需求,对自己保持诚实,对他人保持真实,敢于暴露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

3.避开“百慕大三角”。

有这样一个常见现象:A与B产生矛盾,本应与B直接沟通,但却和C说起关于B的事情。

很明显,如果A根本没有和B交流,那么A和B之间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但这只是问题的开始,A引发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这种充满纠葛的间接型沟通缔造的是一种三角关系,它建立了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三种角色,作者称之为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的关键问题在于,当A缔结这样的三角关系时,不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而是拉拢一个C站在自己的一边,不仅造成了B与C之间的分化,也无益于改善A和B之间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C听到的是A单方面的描述,很容易站在A的立场上抛出赞同A的观点,于是A的想法比以前更加坚定,也没有审视自己内心的动力了。抱着这样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的话,A与C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流于表面的虚假连接,不出多久A很可能又会寻找下一个拯救者来听他抱怨自己与C之间的问题。

这种百慕大三角造成的不和睦,绝对是一个团队、公司、家庭、婚姻、友谊或其他任何人际关系系统中最具破坏力的力量之一。

4.学会选择值得信任的对象。我们应该要清楚一点:不是什么人都会和你缔结第四层次的连接关系的。所以筛选对象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第四层次的关系会带来什么?第四层次的连接关系与前三层次的关系的区别在于,前三层次的关系总是在消耗我们的能量,而第四层次的关系则为我们补充生活和发展所需的燃料。

美国1992年大选的时候,比尔·克林顿跑遍全国只做了倾听这件事情。

他有一句台词:“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

对比明显的是,时任总统的乔治.布什被选民提问1加仑牛奶多少钱时,他不知道。

尽管他可能和比尔·克林顿一样富于同情心和关爱之情,但这件小插曲让人们觉得他离民众太远了,而克林顿则被认为贴近民众,更理解他们,这种印象至今从未真正褪去。

这正是人与人之间是否建立了良好连接的差别,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际关系,往往决定的却是你所在意的大事。

让我们此刻就出发,去寻找受益一生的第四层次人际关系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