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系列的事,让自己深陷情绪之中,今天细细理一理。
吃饭
中午和朋友一起吃饭,我带着梓旭,她、老公和孩子,一共五个人。吃饭时,儿子为了找肉吃,来回用筷子翻。朋友指出。自己没有回应。
反思后的做法:自己应该把孩子喊到一边提醒一下。回家后和孩子谈谈。
吃饭间,朋友说儿子的脸吃的比她儿子的脸还要胖。我应和说:“就是。”
反思:自己当面否定了孩子,没有和孩子站到一起,自己应该借机说:“确实有点。不过梓旭现在正在锻炼,只要有时间,每天都去打乒乓球。” 这样既不会让朋友尴尬,也对孩子打球的行为进行了强化。
如何灭火
中午陪儿子他们批发了玩具,把他们送回家后,我就去上班了。下午下班后,听婆婆说儿子和他的朋友出去买玩具了,还骑着三轮车。
听后,我很担心,老公也很担心。老公开始拿起电话给婆婆打过去,大声呵斥,埋怨婆婆把钥匙给了儿子。
老王挂了婆婆的电话后,我怒怼老王一顿:“我知道你是担心梓旭。但是咱妈都七十多了,能给娃做饭,让两娃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他能管住梓旭吗?这件事也怨我,我没有给梓旭说不让他骑三轮车……”
老王依然不满,开始埋怨儿子说:“见到后,我非要打他一顿,以后再也不让他出去买东西了……”
我听着老王的埋怨,想起院长讲的儿子出门玩回来晚的事。
如何给老王灭火?
肢体语言先行,我握着老王的手,说:“好,你说是单打还是双打?是往死里打还是往活里打?”(现在想想,但是语言内容没毛病,自己的语气、语态不对头,肢体语言还是有些不到位。当时还是被老王的情绪带偏了)
老王还是叨叨个不停,我沉默不说。到了小区北门,老王说他去停车,我就先下车去广场找找。
现在想想,让老王的叨叨是情绪的发泄,他发泄完了,面对娃的火气就小一些。
我们总要给情绪找一个出口,老王此时情绪的出口就是“叨叨叨”。正确的方法,我索性做一个听众就行。
自责
晚上儿子回来,儿子朋友今天也在我家住,老王对儿子呵斥了一顿,我没阻拦。儿子说他们买了30元,我说速速还我本钱。后来我拿走了20,给儿子10元,儿子开始大哭。原来,他下午请朋友吃了汉堡,花了15元。他感觉他们今天买东西白费了。
因为带着晴晴试课,我生气地踢了儿子的脚,然后走了。
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到儿子的作业没有写完整,自己很生气。把儿子喊来,拧了儿子的耳朵,动手打了儿子几下。自己又生气地趴在床上。
儿子不哭了,开始写作业,并且询问明天的作业是啥?我给他说过后,儿子开始机械地照做,已经十点半了,儿子坚持要把明天的作业做完,儿子淡定了,我不淡定了。
我开始有情绪,喊来老王,怼了一顿。感觉不对头,我开始自责,打了自己几巴掌。
此时,我想起了儿子写作业动手打自己的样子。
我打自己,是对自己不满,我当着老王的面打自己,希望引起老王的重视和关心。儿子的心情也应该是一样的,他之所以打自己,是希望我重视他。
自己的一次冲动,对儿子进行了一次感同身受。
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抱一下儿子,告诉他:妈妈爱你。你是最棒的,眼下遇到的问题是正常的,我们慢慢解决。你希望妈妈怎么协助你?
深挖三层自己有情绪的原因:
第一层:自己对儿子写作业不满意;
第二层: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值高,希望他对自己的寒假有个规划,希望他主动完成作业;
第三层:自己对儿子的学习付出少,还想在儿子身上看到自己期望的样子。自己意识到自己应该多付出,于是自己对自己不满。
感恩:
1.感谢海英姐和杨丽姐对我的问题及时回复和支持;
2.感谢自己短暂的自责后,开始反思,并且寻找方法;
3.感谢自己能够安静地工作,降低期望值,能量聚焦;
4.感谢梓旭面对任性的妈妈,哭过之后,仍会主动完成作业;
5.感谢晴晴去试古筝课。
6.感谢自己早起给家人做早餐。
7.感谢自己开始有规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