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受到了内在的力量和喜悦
最近重新翻开《遇见未知的自己》,细细读来,却比以往多了些感同身受的真切,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巧妙的讲述寻找内在“真我”的过程,故事很有生活气息,接地气,值得反复阅读。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折射出来的结果”,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多了真切的感受,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家人,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我开始抱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开始得过且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把最坏的情绪给了他们,我们一味的往外求,向外看,这些都没有错,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事情发生改变的根本在内因,在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成长模式,更在于修“心”,这和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有着相通相道之处,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想到此处,内心涌起的一股力量和喜悦油然而生。
“臣服”,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会觉得作者有忽悠人的成分,故弄玄虚,很不以为然,今再次读到此处的时候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一验证和击中要害,不得不折服于作者的内在力量和对情绪的管理。什么是臣服?我们为什么要臣服?臣服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臣服用另外一个词来诠释就是接纳,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件事情发生了,引起了我内在情绪的波动,我会很情绪化,我可能会争吵,会发脾气,但是事情已经发生的事实就在那里,这个是客观已经存在的了,我们是无法进行改变的,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事情已经发生,事实最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于当下。
当我们试着开始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我们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了,不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大脑也会更加清醒和理智,第二,当事情发生的事实我们已经臣服接纳的时候,我们的专注力在于当下的问题,寻找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助于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到世上,都是需要学习功课的”,作者用了功课来比喻我们来到世上的修行。生活当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都以“学生”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功课”的时候,我们的修行之旅会更加的有意义。遇到失败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教会了我们成功的基本课,因为我们只有知道怎样避免失败了,我们才能成为活着的人,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的做事特点就是逆向思维,他收集了大量企业倒闭的案例,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并列出清单,用来指导自己公司的日常运行,这才有了他的公司增值的神话,按照查理芒格的思路,别人一般都研究怎么成功,我自己研究别人怎样失败,只要我避免失败的因素发生在
我的公司,那我的公司就是成功的。生活中人们都渴望成功,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者光环的一面,却忽略了成功的背后是无数倒下的人形成的路,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踏着这些路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我们只有先幸存下来了才有可能成为那部分活着得到成功的人,这才是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
“ 心想事成的秘密”,初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以为是标题党,作者故意用一些技巧来吊起人的胃口,本没太多内容质量的要求,看完以后却引起了自己许久的思考,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情往往会成功,我们也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当你真正很渴望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通过它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秘密》里面的观点不谋而合,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自己特别渴望一件事的时候事情就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发展,当然,有的朋友会问?什么叫特别渴望?如果我只是在家里躺在床上想,我想要一千万会不会心想事成呢?特别渴望就是打个比喻当你渴望一件事像渴望你呼吸一样的时候你就会心想事成,因为当你渴望呼吸的时候,你的大脑中一直都是怎样活下去,怎样呼吸,那这件事自然就会成功,就像盛稻和夫先生《干法》当中神的帮助一样,自然就会突破难关,获得成功。如果一直躺在床上去想,而不去做,那这件事肯定是不会成功的。我自己思考了作者的观点,当我们大脑中想着的都是这件事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度自然就会在事情身上,我们就会思考怎样完成这件事,那最后这件事就会心想事成。
身边的有些人我们总想按照我们内心的想法去改变他们,夫妻两个人之间,女主角生活规律,生活健康,经常运动,男主角经常晚上吃夜宵,从来不吃早餐,不参加运动,这个时候女主角可能就会希望男主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女主角可能会进行说教,指责男主角不注重健康,不吃早餐,要经常运动,按时吃早餐等等,可是男主角可不这样想,他会觉得女主角有点烦,依然是我行我素,长此以往健康必然是个问题,女主角的初心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女主角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和男主角沟通,但是反过来想,男主角他并不一定接受女主角的这种表达方式,他不接受这样的影响。如果女主角能切换一下思路,考虑怎样用男主角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改变他,这样这件事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了。女主角可以每天按照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一段时间,就去做就好了,时间长了以后男主角自然就会感受到你的变化,这样他内心是接受的,因为这是他亲眼看到的,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剩下的他自己就知道该怎样做了。当我们想改变一个人的时候最好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来影响他。
“觉察”,我们用我们的身体可以觉察外在的世界带来的感受,而这里作者用“觉察”表达的是感知我们的思想,当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你能感知它的存在么?我们练就觉察我们思想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可以用冥想或者静坐的方式来锻炼我们的元认知能力,打个比喻,我们冥想或者静坐的时候闭上眼,能感受到自己的大脑会停不下来,各种画面各种场景出现,也会有很多想法来回出现,而元认知能力就好比另外一个观察者可以看到各种想法和场景,冥想的时间越久,我们慢慢的调整过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这个时候大脑中开始慢慢的安静下来,就可以感受到我们呼吸的频率,我们学专注,我们审视我们思想的能力就越强,元认知能力也就会增强。
那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锻炼元认知能力呢?我们生活中大脑中会呈现无数个想法,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我们拥有了元认知能力就可以来时刻审视我们大脑中的这些想法,增强我们对这些想法的思考角度,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最佳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