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写high了。其实也不是啥大作,就是把有关家人的一些事儿絮叨絮叨,但又不想漏下什么,因为这一漏可能再也捡不回来了。
一口气写到4点,五千字(含此前打卡写的一千),按规则可以分多天打卡的,这样还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国庆节假期,但我想,没必要吧,虽然没几个人读,但凡有一个读到的,一点儿破事还没头没尾,也太不尊重读者了。
代价也是不小的。昨晚坐大巴回到老家,爷爷奶奶见我提前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也依然督促我要早点睡,别熬夜。我只好推托有公事,一个又一个点熬着,搁以前,爷爷早发火了,现在,也少不了唉声叹气。
这个假期,本来是想在老家好好养精蓄锐一番的,争取调整下生物钟,早睡早起,摆脱此前三十年留给家里的刻板印象,做一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眼里的好孩子,结果第一晚就搞砸了。砸的还不只这一夜,第二天睡到中午,上午的计划泡汤;下午到晚上也一直昏昏沉沉。
所以我决定,在写完上一篇大稿以后,这一篇放飞自我一下,享受自由书写的快感,随便唠唠。
此前文章里说过,我对于写文字还是很虔敬的,可能是从小学写日记被老师夸奖以后,我就希望自己的每篇文章都不是“随便写写”的,不管是说理记事,评论杂谈,还是实用类的材料,反正总要言之有物,这样的一大特点,就是很累。有时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不想留个半截又发现“此路不通”,更尴尬。
解决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不写。
这么一想,其实“书写自由”对人来讲,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第一,我们往往没有时间书写,因为对大多人而言,书写无法带来生存需要的财富,先养家糊口为要;第二,我们有时间书写,往往又带着极强的目的性,有的书写是实用性的材料,有的书写看上去更自由一点,但也可能是为了投稿、让朋友点赞、十万加,最起码,大多书写要写成一篇“文章”,不能写飞了,这也是一种条条框框。第三,如果我们想飞着写,又得需要一段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干什么都行,那你为什么要写作呢?刷刷朋友圈都比这个轻松!结果就是,我们往往没有时间书写……
加入千字营,严格地说,像我这种下笔对自己要求比较苛刻(一定要成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的人来说,并不能得到“写飞了”的“书写自由”。反倒有时写得特别痛苦,写到一半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个理儿,要是自由书写的话,可以放弃,但你还得必须完成,经历了自我纠结、自我否定再寻找新出路,总算熬出生天。
但是千字营最大的收获,是让你拥有了“书写自由”的可能。以前人生的最大错觉是,有了一个灵感,或有点什么事儿值得一记,但现在好忙呀,没有精力呀,等到我“有时间”再记下来吧。就这样,我错过了成为文豪的机会……
现在,自己把该捕捉的记录下来,可以无愧于心,哪怕有些文章创作得很痛苦,也没有留下遗憾,仿佛完成了一场修行。同时,更会出现越写越多刹不住车的意外之喜,这种感觉,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十一假期开始了,我又把很多平时没来得及干的事儿堆到了这个假期里,年年的结果是到头来玩得也不自在,事儿也没怎么干。“计划”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词,永远在完不成计划和制定新计划的状态里,时至今日,我已经不期待能有根本的改变,变成一个发愤图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对自己十分苛刻的人,但我期待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不再一味重蹈覆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