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小和尚还俗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海潮也将近十岁了,竟真如道士所言健康长大了。庙里平白无故多添个孩子,倒是为庙里枯燥的生活增加了些乐趣。小和尚在庙里和大家一起诵经,一起干活。和尚们也都对他关爱至极。
庄父庄母每过几个月就派仆人伪装成香客去庙里上香,打探小公子的情况。这一日,庄父庄母觉得是时候了,于是商量着把孩子要回来。
原来,在这些年里,家里虽又添了两个儿子,但次子身子孱弱,三子恣意骄纵,终究是缺些气候,怕是担不起家业。
虽说之前道士说的多少让夫妻两有些担忧,但给孩子备上一辈子也用不完的钱财,再娶个贤惠的妻子照料家庭,大风大浪还是能扛过去的。再不济道士不也说了,后代有仙人降临,血脉这块儿算是保住了,一合计,夫妻两还是决定上门去要孩子。
不过这要孩子说起来容易,和尚们虽是吃素的,但知道你故意把孩子扔这儿养着也难免有些脾气。好说歹说最后用一头驴子换回来了。
海潮回来了,家里人自然是倍加宠爱。或许是寺庙的晨钟暮鼓把海潮浸润的格外敏秀,夫妻两逢人就夸,家业后继有人啦。二弟学知虽不怎么与人言语,尊卑长幼自己心里有数也对海潮有几分敬意。唯独家里三弟,莫名多了个兄长,有些不悦。
兴许是庙里的生活太枯燥了,海草一回到家中也不好好读书,不学无术,偏爱易经占卜之术,唯有一手好字能得先生赞扬,此外便无其他。所以没开心几年庄氏夫妻两便犯了愁。
眼看海潮就到快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成家立业成家立业,立业也总得先成家吧,于是二人一合计先让海潮结婚,断了他贪玩的念想。
妻子是当地人,庄父庄母大费周章精心挑选的儿媳。婚后的海潮倒也本分认真经营起家业来,虽算不上大富大贵,小日子也过得滋润。男情妾意,家业也开始兴起,正赶上妻子也怀孕了,原本双喜临门,没想到妻子生孩子难产走了。
媒婆马上上门,把这个柳庄的黄花闺女介绍给了他,又给他生了一儿三女。家里开销支不住了,海潮想着多挣些钱来补贴家用,没想被人骗的血本无归。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海潮父亲这时候也没了,分家产又成了个大问题。
老二庄学知是个缺根筋的人,好不容易成家后,生了个傻闺女,一个儿子。父亲一走,自已喝多了,摔死了,媳妇也跟人走了。
老三家有三儿两女。看老二家没有大人就跟老大商量,把那老二家两个孩子摔死或者毒死,我们分这个家产。老大自然是不同意,于是就兄弟两人彻底结下梁子了。
“后来呢?”我问爷爷。
爷爷把铜烟枪往地下磕了两下,又从烟袋子里弄了一挫,我赶紧拿火柴给点上。
吧嗒,抽了一口。眯着眼睛沉醉了一会,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