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是家乡在元宵节这一天流传至今的习俗。
送的灯,有两个去向,一个地方是坟地,照亮先人们回家的路;另一个地方是家里的各个门口,路口,井台、鸡舍、猪栏、灶台等处,至于为什么给这些地方送灯,我就真的不懂了。可是为什么是胡萝卜灯不是彩灯呢?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吃饱肚子都困难的年代,哪有什么现在带电的彩灯呢?所以那种灯一般是用胡萝卜做成的,我戏称为叫“菜灯”。
正月十五中午一过,我就和二哥搬个小杌子(一种低矮的方凳),一人一个小板凳,开始忙活开了。做胡萝卜灯虽然很简单,在小孩子眼里却很神圣、很好玩,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帮大人干活了。
首先选几个粗细均匀,表面光滑的胡萝卜,把它们切成三四公分长短的立柱,这个断面一定要光滑、平整,不然站不住的。然后用小匙子,一般是铝制的匙子的把儿的尖尖的后端,挖去红白相间的胡萝卜芯,这胡萝卜芯是我愿意参加这做胡萝卜灯做二哥助手的重要原因:因为这玩意儿太好吃了,甜丝丝的、脆生生的,那种感觉足足可以回味一年的,因为这挖胡萝卜芯的活儿,一年只有这一次,平时,家里是舍不得买胡萝卜的。这挖胡萝卜芯的活儿,一般是二哥来干,从小事事力求完美的二哥,会把这胡萝卜坑挖的大小一致,深浅划一的,这样,一个个胡萝卜灯的半成品就做好了。
接下来的活儿由父亲来完成,这活一般吃完红薯面大包子以后,打着饱嗝来做的。用上年的谷糠,浇上煤油拌均匀,然后将拌料挨个放在胡萝卜立柱上挖好的坑里做灯芯,一盏胡萝卜“菜灯”就做成了。有的人家,灯芯是用短草棒缠上棉絮再蘸上煤油或植物油做成的。
当然,元宵节的做的灯也不都是胡萝卜灯,放在灶王爷或者天井里敬天地的灯,母亲会奢侈一下,用地瓜面捏成灯的形状,插上缠着棉花的草棒,要点的时候滴上煤油就可以了。有时候也用青萝卜,切成比较大的长方体,插三根草棒,算是三根灯芯,放在这些重要的部位。
然后就是送灯了,一般是父亲领着我们哥几个去坟地上送灯,挨个坟头上放一个胡萝卜灯,点着以后再送下一个,每个祖先都送到就算完成了。
在送灯的时候,有时候会放几只鞭炮,或者窜天猴、之类的热闹热闹。
母亲和姐姐呢,也不闲着。就在家负责去十字路口、灶台、井台、各个房间门口等处的了。送完灯回来,月上三杆,皎洁的月光开始照着大地,这时候,月光下,大街上,孩子们开始呼朋唤友,带着父母亲给买的“嘀嘀巾”(一种点燃之后闪火光内有少量火药的玩具)、手花(手持的小型焰火)等等只有元宵节才会有的玩具去集合了,于是整条街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还有淡淡的火药味,星星点点的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