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秋妹,两个青少年孩子的妈妈,亲子沟通讲师,2021.01.28 记录 第91篇!
今天分享的主题《 如何快速学会赞美的技巧?》
懂得赞美别人也是一门技巧,也是我们平常生活当中最基本的沟通桥梁,可以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产生更深的好感,深入彼此的感情!
赞美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叫做从实际出发,换句话说,在夸别人的时候,我们说的话要有依据,要符合别人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称赞而称赞,更不能盲目乱夸,让别人觉得你不真诚。
那么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更舒适敞开心扉呢?
可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增加一个优秀的人作帮衬。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可以先列举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优秀人物,然后你再把想夸的人,和这个优秀人物放在一样的高度来赞美,这样就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表明别人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说在认识的人里,只佩服你一个人,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假,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如果他说他只佩服两个人,你是其中一个。这么说的话,你可能会比较相信,也觉得说的比较真诚。而这便是第二条法则的威力所在,通过增加一个陪衬的优秀人物,来提高赞美的真诚度与可信度。
比方说:音乐才子高晓松就是精通此道的高手。有一次,高晓松在节目里做访谈的时候,身旁的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让他来评价摇滚歌手崔健。
众所周知,崔健是高晓松的好朋友,那么在评价自己的朋友的时候,一般都是往好的方面的来说,但是夸人的话又不能显得太虚假,要表现很真诚。
因此,高晓松顺势接过问题,机智的说道:“在音乐领域,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罗大佑,另外一个就是崔健,他们之中来任何一个,我都没资格说话!”
这番话说得十分精妙。为什么这么说呢?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罗大佑是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曾经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就连流行天王周杰伦都很欣赏他。
由此,我们知道罗大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音乐创作人,而高晓松非常巧妙的将崔健和罗大佑放在并列的位置,这不就说明,崔健也同样是一个很优秀的音乐创作人吗?如果不优秀,那么怎么会有机会能和罗大佑并列呢?
所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个优秀人物作陪衬,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与信服。
从高晓松的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种很好的夸人的表达句式。
这种句式的固定结构是: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另外一个是……
在日常的交往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结构。比如,你想夸朋友的销售能力,你就可以说:“说起销售能力,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隔壁部门的小李,另外一个是你。”通过衬托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认同与信服。
当然,在使用“我最佩服两个人”的结构的时候,我们需要列举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优秀人物。那么,这个优秀人物该怎么选呢?在这里,如果你是打算夸部门的领导,那么这个优秀的人物就可以选单位的老总;如果你是打算夸单位的老总,那么这个优秀的人物,就可以换成这个行业的知名人士;如果你要夸这个时代的优秀者,那么你就只能挑历史上的能人,来作为优秀的人物了。
另外,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当你碰到初次见面的人,或者不太熟悉情况的人,这时,你可能一下子很难找到优秀的人物来进行类比。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将两个人扩展为两类人。
具体怎么操作呢?
比方说:你准备夸一个初次见面的医生,但一时想不到优秀的人物来类比。
这时就可以挑选一类人,来做类比,可以对医生说: “我特别佩服两种人,一种是边防战士,威武英勇,保卫祖国这个大家;另一种是你们医生,救死扶伤,保卫我们这个小家……” 像这一种表述就是将两个人扩展为两类人的典型做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赞美对方的时候,增加一个优秀的人做帮衬,或者增加一类人做陪衬,表达效果会比只赞美对方一个人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