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说,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制作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玩要,可以拴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干秋万代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提供的书,那就是学校。
朱永新教授说,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阅读的习惯,没有阅读的习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半成品,甚至可能是废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挑战,他们将很难有完整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人生。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专著——台湾作家李家同教授的《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李家同,1939年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曾任台湾暨南大学、静宜大学校长。1997年退休后,担任合湾多所大学荣普教授。他的文章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一书体现出的是他对基础人文教育的重视、对弱势儿童的关怀以及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关注。
本书主要给我们讲了四个问题:为什么要让孩子大量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哪些能力?要给孩子选择哪些读物?在书中,作者深刻总结了“不能阅读”的危害和“大量阅读”的益处,并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在最后,作者以浓郁的人道主义笔触,为缩短城乡阅读的差距,让所有的孩子共享阅读的乐趣而深情呼吁。
一、何为“不能阅读”?不能阅读的危害
李家同先生给我们设想,有两个不同的孩子,一个非常喜欢看课外书,而且看的都是很有深度的书;另一个却丝毫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两个孩子会变得怎么样呢?
完全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会缺乏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说随便给他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看,他会有看却看不懂或者说抓不到文章的重点,搞不太清楚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在说些什么,那就是缺乏阅读能力的表现,即“不能阅读”。 而反观那个常常看课外书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就会比较强,他可以看任何一篇或任何一段教科书的内容,不仅能看懂,且能快速把握文章的重点,他不一定非常聪明,但功课不会太差。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那个不常阅读从而“不能阅读”的孩子,可能功课会不太好,并非他不用功,实在是他用功了半天,但因为抓不到重点,而没有能将学问吸收进去。这个孩子还很可能数学老是学不好,也许他的逻辑思维没有问题,但是他极有可能搞不懂数学题目,也可能因为阅读不够,看了太长的题目就心生恐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
“不能阅读”的孩子,因为得到的文化刺激太少,会使他在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上出现问题或障碍。同时阅读不足,学习任何科目都有困难。阅读不足,数学等其他科目也一定会不好;阅读不够,抓不到文章的主旨;阅读不够,作文一定会不好;阅读不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何为“大量阅读”?大量阅读的益处
书上的一句话我很是认同:基础是靠阅读来奠定的,大量的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的确如此,阅读是增加常识的门径,是架起知识世界的桥梁,通过大量阅读,不仅会增加自己的理解表达能力,更是会增进孩子思考的深度,眼光也会更长远些。
“大量阅读”,一是在阅读数量上强调多。二是在选择范围上强调广。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才能让孩子真正地产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把生活和知识联系在一起,引发好奇心,增进自己的思索或想要了解书中世界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们主动去寻找教科书所讲的道理和知识。
语文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表述的能力,另一个是写作文章的能力。如何提升语文能力?李家同先生提倡“大量阅读”,可以训练以下四种语文能力:1.很快看懂文章,并且抓到文章的重点。李家同先生提到外国人和我们在阅读的训练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外国人不太讲究一篇一篇的读文章,因为他们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喜欢教大家读整本书,所以老师会指定读一本狄更斯的作品或读一本莎士比亚作品,这跟我们很不一样。2.正确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写文章合乎逻辑,不自相矛盾。4.文章内容不落俗套,有独到的见解。
三、关注弱势群体,缩小城乡阅读差距
李家同先生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孩子,弱势群体的孩子往往阅读量不够。我们农村的孩子就属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孩子最大问题是平时课外书看得太少,所受到的文化刺激不够,以至于他们不会思考,他们感兴趣的事都非常的肤浅,因此无法吸收任何稍微严肃一点的知识。而我们作为农村孩子的老师,有义务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让他们能思考。要能思考,首先要有足够的文化刺激,也就是要看足够多的书。李家同教授认为,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爱看课外书的,只是需要有人去引导他们,给孩子们看他们喜欢的书,看适合他们看的书。
引导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一种是让所有的孩子全都读同一本书,然后请所有读过的孩子对这本书进行讨论,互动和交流下引发更多的兴趣。那不正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班级共读吗?还可以采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孩子们不仅要阅读,而且也要上台去讲,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勇气与信心,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好的思想竟是如此相似。李家同教授的这些观点不正与我们现在进行的新教育阅读观相一致吗?更加印证了阅读的重要。
四、说说我的做法
制定系统的阅读计划,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而不懈努力,是我的目标。去年的一年新教育实践,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整本书共读,但是阅读量不够,没有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飞跃。本学期我们班级的阅读计划更为深入、系统,坚持每月全班共读一本书,同时教师推荐学生选读多本书。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读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好书,我们每月还会进行一次学生们的“好书推荐”。并通过阅读课交流,“午间分享”展示,周末打卡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通往未来的路,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愿做一个阅读的践行者,尽我所能,让与我相遇的孩子成为一个个热爱读书的人,让我们的学校成为阅读的天堂。
鸣皋中心小学 康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