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重要的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从发育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既独立,又存在依赖性;既自觉,又常常表现出幼稚的一面,而且在这一时期内,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及其容易受到家庭、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还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及有效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来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能及时给予帮助,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那么,班主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第一,让他们喜欢上老师,喜欢这个班集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他们喜欢上了老师,相信老师,他们才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师生之间才能更好的交流互动,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首先要真心对待、引导学生。比如学生之间在玩课间小游戏时,容易产生摩擦,这时班主任可以根据情况安排班上易冲动爱、打架的学生从旁协助处理。通过这些事情,唤起他们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也能教给他们如何更好处理事情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等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在描述事情有时候表达不是很完整,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引导,甚至多方求证弄清事实真相,而不是凭主观臆断。记得前几天在班级收一个表格的时候。一个组长说,他们组有一个同学没有交,这时那个同学就反驳,说自己交了的,而且很委屈,一副要哭的样子。这个时候,我其实是有些不相信这个孩子的,因为他昨天就忘记带表格,但是,我虽怀疑却并没有给他定罪。于是我把组长和这个同学都喊到我跟前,问清楚事情过程。组长确实没收到他的表格,他把表放到某某(他的同桌)桌子上啦。”可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他的表格,我这时对他的怀疑更大,但是却只对他说:“我们要求的是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组长到每个学生的跟前去收,你没有按要求交给组长,现在表格找不到,只有请你家长来学校重新填写”。他感觉很委屈,“那你下次一定要注意,要直接交到组长手上,而不是随意放置”,他点点头。一节课后,这个同学拿着表格面带笑容来找我:“张老师,我找到啦,在某某的书里夹着呢”。我很庆幸当时没有把怀疑他的话说出来,这个时候我对他说:“昨天你忘记带表格,所以害的妈妈又跑一趟给你送来,今天把表格弄丢了,现在幸亏找到了,否则的话还要麻烦你父母来学校重新填写,是不是给父母添麻烦呢”?他表示自己知道错啦,下次一定注意,不给老师和父母添麻烦。
最后,学会抓住机会,鼓励学生以此达到说教目的,而不是强迫其服从。比如,每次得到流动红旗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高兴,这时我就会大肆表扬,并适当的加以物质奖励,教育孩子们只要团结写作,互帮互助就会有收获,以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担当。
第二,关注特殊孩子。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孩子大都是隔代抚养。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这些孩子特别敏感,而且心理负担重,心里的小秘密很多。所以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孩子。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在一年级时,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是两个家庭之间吵架,后来父母离婚闹上法庭,更让人生气的是,父母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竟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上庭决定跟随爸爸还是妈妈。那天孩子奶奶给孩子请假没有来上学,第二天到校后我找孩子聊天,告诉她“你是一个非常漂亮,聪明的孩子,爸爸和妈妈都非常的爱你,所以都很想和你生活在一起,现在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仍然爱你,你仍然是他们的女儿,以后妈妈不在你身边照顾你,爸爸又在外地上班,所以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事情需要帮助可以和老师说。”在后面的学习中,我总对她投入更多的关注,经常和她聊天,和她的家长们交流,让他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另外,对于不自信,上课不认真及后进生,教师要经常表扬、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当一个人获得赞美时,他的自信心会激增,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孩子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怕回答错。因此,我总是在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喊她们回答,并且会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的,他们由被动回答到主动举手。对于后进生,班主任还要结合每个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和策略,每次稍有进步就及时鼓励,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我们班有个女生,她接受新知特别慢,但是每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她就会进步特别大。所以我经常会和她沟通,并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这一特点,在学新知识的时候,我总是先让她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以增强她学习的信心,过一段时间后再做稍微有难度的题目,这时这些有难度的题目对她来说也就没有那么难了。这个孩子一直也都表现的很自信,因为我们一直在给她灌输“你是优秀,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可以克服”的思想。这样的暗示和赞美真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会使学生的其他方面也表现的很优秀。
第三,班主任要掌握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且会借助其他资源,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我们班经常会对一些表现比较好的进行奖励,所以在教室的讲桌上一直都放着一盒糖果,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努力。一天,我一进教室门,就看到台上站着一个孩子,手放在盒子里,一看到我进来,马上把手藏在裤子后面的裤兜里。这个时候我并没有马上说什么,而是喊他先回到自己的座位。一节课后,我把他请到我跟前,问他有没有话要对我说,他说“我不该偷偷拿桌子上的糖果。”在这之前我对这个孩子了解还是比较多的,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跟着外婆生活,外婆也是离异,而且一直以来都对他进行一种放养的状态,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在我的印象中他还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就是有点懒,每次写作业都要催着才写,偷偷拿糖我还是第一次发现。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我发现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找他谈话,而且给了他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单独找他谈心,并且给孩子承诺,我会帮他保守秘密,下次如果他想吃糖了,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争取,这样的糖吃到嘴里才甜。后面我又通过私下和家长沟通,并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平时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孩子身上,我,一起帮助孩子进步。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班主任,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洞悉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并持之以恒的坚持。“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