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爱上课和爱学习的到底是一群人,还是两群人?他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从我2年多以前开始组织读书会,到如今有10多个妈妈和爸爸开启读书会,我也在观察每一位带读者,他们不是那一个最懂得如何组织读书会的人,也不一定是最懂得如何沟通的人,也不一定是最懂得育儿知识的人,但是他们的意愿度却是最强的,有的人因为意愿度很强,我愿意长途跋涉去支持他/她,我也不会示范如何带领读书会,而是让他/她组织一些人,与他们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大家解析育儿的困惑,仅仅2个小时下来,大家就会发现团体交流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大家就开始有共识,他们需要一个这样的环境,那最简单的就是借由一本书的逻辑线,进行有主题的研读、探讨和延展。
也有的人是因为参加了几次读书会,在我的鼓动下,有人就悄然开始落实,寻找场地,物色人群,选择书籍和素材,自己开始撰写招募文案等等,这一路走来,自己做成一件事情,对很多人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看着做着的人越做越有信心,犹豫的人还在犹豫,觉得还要继续学习才能开始的又继续报了一些课程开始学习,面对同样的困难,大家做出了各自的应对方案。
这就可以看到大家的处事模式,这种模式日复一日地构成了我们面对人生时候的态度。
学习的核心是学以致用,在用中去反思,在行为中进行修正,刻意练习,才能够有所提高,才会有更深的感悟。
往往习惯依靠摄入的知识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某件事情的人,特别是与人连接的事情时,常常这些知识成为了自己的拦路虎,因为当事人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应用,而非关注对面这个人的需要,就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反应,自己就容易"文化休克"。当然,对学的足够多,足够会融会贯通的人而言,这种现象是不太容易出现的,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对数的人,只是知道某一个纬度的某一点知识而已。
所以,如果把沟通当做一个产品的话,我们一定是要以"用户为导向"而非"以产品为导向"。用户需求不同,我们就要给予不同形式和内容去满足。这也是读书会与培训而言不同的地方,培训是以产品为导向,相对更容易,课件开发出来,就可以宣讲。而面对面的交流,除了框架是固定,其它几乎都是流动的,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不容易把控的。这也是我所说的"读书会就是我们身边的沟通实验室"。
陷入学的泥潭,就在"学习"的天平上越来越失衡,甚至会误解了"学习"本源的意义。
尽信书不如无书。
比遗忘更彻底的是"无知"。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喜欢吸纳经验丰富而理论薄弱的人来带读书会,因为他们会更谦虚地聆听读书会当中每一位成员的分享,带着真正的"好奇"去了解一个与我们不同的人。而只要一个人有这种状态的时候,她就是最好的教练状态,很容易问出好的问题,像一面干净的镜子,让对方看见某些事情本来的样子。
聆听和提问是沟通中最难的两点,而这是每一个对他人真正保持无知的"好奇"的人,都可以做到的。关键是如何我们不带评判地听,不带假设性地去问,不见任何建议的去反馈我们看见、听见的关于对方的一切。
通过读书会,我们在探索一种为普通人培育身边的生活教练的方式。虽然,这对界线感偏弱,对喜欢打着"都是为了你好"而越界给人建议的大环境而言,这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益的福音,期待遇见更多"爱学习"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