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动笔之前,内心是有点犹豫的。毕竟身为剧中人,难以绝对客观的看待。但世上的每一件事都多多少少与我们有着联系,做到绝对的置身事外本来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不是吗?
接下来的某些部分,可能有读者会跟我抱有不同的见解,可能截然相反,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希望我们每个人即使不赞同别人的观点,也要尊重不同的声音。
(废话结束,开始正文)
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条新闻。
这条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酒店“变身”教室 千名学生来京参加竞赛培训”,在此也附上链接:(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点的开)
http://k.sina.com.cn/article_1784473157
有一口碑良好且为竞赛生熟知的老牌竞赛培训机构(尤其是物理竞赛的同学想必都听过)在年初五开始于北京郊外的酒店,面向全国各地招生进行竞赛培训,模拟考试。文中还提到“后排同学只能看‘现场直播’”“高强度学习节奏”“谢绝家长陪住”这样的细节。
最初看到这条新闻是来自一个在华附学物理竞赛,且曾于北京参加过该机构集训的小学同学的空间。后来再次看到,就是在知乎的推送了。那条问题的题目是:“如何评价xx教育被迫停课?”——新闻发出后的后续情节便是,机构“接到了有关部门的整改通知”(来自机构CEO在知乎上的回答原文),“给出了配合整改的行动方案”,简单的讲便是:培训被叫停了。知乎上对于这件事的评价显然有一定的偏向——毕竟是“人均211/985”的平台嘛。许多参加过相关竞赛的学习的答主,都自然而然站在机构一方。
对我个人而言,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来应该在某数学竞赛的培训班上晚自习的……我参加的“冬令营”规模没有新闻中那么大,但相对于平时50个人的课室,起码是三倍的人数。不同于新闻中在酒店上课,吃住一体的模式,我参加的培训是在某高中进行,吃在学校食堂,住在学校宿舍。上课地点在报告厅,同样也是在讲台附件有两个投影幕布,在教室中后方还放有一个投影幕布。其实在这件事上,前后排是没有区别的——老师本来就不是在黑板上板书的啊。(不论学校报告厅还是酒店会议厅,也都没有黑板)而上课的时间安排则类似,所谓“高强度”的时间安排,其实也未必比平时在校的作息要高多少强度。说这么多想要表达的是,“看现场直播”“在酒店上课”“高强度学习”这类吸人眼球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在我看来,人们所值得关注的,还是竞赛学习这件事本身。
(下文“竞赛”一词指代所谓“五大学科竞赛”,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谈竞赛是在谈什么?“五大学科竞赛”的起源,赛制不尽相同。但于今日,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最终层层选拔出的人才,将进入各科的国家集训队,参加相应的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同时在重点大学日渐重视自主招生的情况下,高考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在自主招生中绝对是有用的。最重要的是,竞赛选拔给了在某些方面具有浓厚兴趣,或是异于常人的天赋的人才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若是没有竞赛,可能会有许多在单方面突出,但在其他方面略显平庸的人才,在高考中因总分的平平无奇而被埋没。总的来说,我认为就这些因素而言,竞赛选拔机制是良性的。在所谓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多种要素参与人才选拔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但事实上,竞赛真的是绝对公平的吗?并不是。前段时间就有一省被曝出在物理竞赛中存在“黑幕”。就算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公平”二字也不是那么绝对的。我们不妨设竞赛本身对于每个参赛选手是绝对公平的,那它对于整个高中生群体呢?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竞赛的条件的。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说“学有余力”这件事情,那本来就算是能力的一部分,而且事实上学习竞赛和对高考知识学有余力也未必是相关的——不少竞赛强校是存在停课内,专攻竞赛的“玩法”的。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身在一个不少人学竞赛的环境,可能会产生“幸存者偏差”:竞赛谁还不能学了?教辅又不是限量供应的。可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全国范围内呢?可想而知,很多人出于信息的匮乏与滞后,可能根本不知道还有竞赛这一条路——事实上,他们正可能是竞赛最终要选拔的天赋异禀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说竞赛是公平的了,因为从整体上来论,对于全国的高中生,他们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高低与是否参与竞赛,与他们天赋水平高低未必是完全契合的——当然,大体上是契合的。
诚然,竞赛不是绝对公平的。但它就真的如洪水猛兽吗?我认为不然。数据表明,竞赛生中日后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数比是高于高考生的,这可谓在培养学科兴趣的同时,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基础理论正是应用科学的基础,看过《三体》的读者都知道,在“智子”限制了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后,200年间人类文明的发展,用章北海的话说,仍然只是“古代的骑兵和床弩”而已——在“水滴”面前,这一点也被验证了。当今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难道不缺愿意投身于基础研究的人才吗?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在各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且不论他参加竞赛的初衷是否是纯粹的兴趣,这成绩本身就是他能力的一种证明。重点高校以竞赛奖项作为自招的一个参考,难道不是很合理的吗?谁不想要在其竞赛学科上突出的学生?况且竞赛成绩只是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故我不认为只因竞赛在自招中有用,就要把竞赛妖魔化。至于说“竞赛是权贵的游戏”,这话本身就没有道理。更重要的是,教育机构的存在就是在
解决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强校与弱校间竞赛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这一点可是连记者自己的采访中都有同学道出。
“小王坦言,在老家学校里,大家主要的任务都在应对高考。老师讲课、考试都是围绕高考进行,竞赛生“吃不饱”。因为没有专门的竞赛指导老师,训练主要是靠从网上找习题。’来北京学,确实收获很大,这边老师讲的好几个知识点,一下子打通了我之前一年的困惑。’”
在新闻中,记者很像是带有对竞赛的预设立场而写稿——文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拼竞赛争取进名校”,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功课——“记者向多所“双一流”高校招生负责人求证,得到的一致答复是,获得自主招生认定与是否参加过竞赛培训没有任何关系。”这难道不是显然的吗?类比一下,当然不会有高中以“学生上没上过某思”为标准招生了。恕我直言,记者的这句话显得很没有水平。
相信大家不难注意到,最近还有另一条新闻。相对于我们开头放出的新闻,热度显然要大得多。这是有关某位春晚舞台上扮演打假演员的“小鲜肉”被曝出论文造假的事件,在此附上链接:(同样不知道是否能点的开)
http://news.sina.com.cn/s/2019-02-13/doc-ihrfqzka5308384.shtml
大致内容是有一曾经口碑较好(也是“口碑良好”,不太一样)的青年演员晒出自己北大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后,因不知“知网”为何物而被引发质疑,进而被“扒”出高考数学19分,总分却超当年省内重本线的如此“神迹”,现遭到社会上的普遍质疑。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我想才是更值得批判的吧。为高校输送高质量人才的竞赛被抨击,而同时却存在着论文查重率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北大博士后,这实在是让人背后一凉。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在家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你家里已经有了一窝蟑螂。”翟天临事件,绝对不仅是一个翟天临,而且还牵扯到最高学府之一。扯远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记者,当然有选择报道对象的权利。但相比起在没有充分了解报道对象的情况下,便发表可能对大众产生错误思维导向(即大众可能会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对竞赛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一种自招捷径),可能使得大量优秀人才从此失去机会的文章,难道不是揭露更多光明背后存在的黑暗面,揪出更多的“翟天临”,才能让我们的社会走向更光明的一面吗?(当然这并不代表有记者对机构的竞赛培训进行暗访是不合理的,我认为重点在于该记者的报道是有失偏颇的,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在这件事中,我的感想如下: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充分了解自己的报道对象,在报道时应力求做到客观,真实,而非将自己的主观倾向强加于中。同时我还想补充一点:竞赛相关产业的规范也的确不可或缺——该机构的CEO在知乎上也承认,他们存在一些证照不齐全的问题。但这显然不能成为否定竞赛的理由。相信在负责任的媒体与公众,以及相关部门的治理,引导下,我国竞赛事业能发展的更健康,完善,同时不失其本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