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真的难以容忍吗?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却没有看到那些似乎不是“正经事”的事情的优点。特别是游戏。
尽管在心理学课上,老师总说游戏是人类接触世界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无论是在孩童时期还是在成年之后,都有不同的方式提升认知水平。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更多的是家长老师甚至社会都对游戏有极大的偏见,认为其不务正业,是浪费时间而毫无作用的事情。小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大人玩游戏就是幼稚低龄。可是,就算这样,他们却崇尚围棋、象棋、桥牌等游戏。
其实,游戏既然能长盛不衰,就必然有其道理。除了放松身心,更能够帮助人们社交,就比如小区公园一群人围在一起,一定是有人在下象棋。它也可以锻炼人们的大脑,这不仅仅局限于棋类,每一种游戏都能找到其优势。棋牌类益智,竞技类则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游戏就毫无坏处。事实上,其优与劣几乎是五五分,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一方面,过分游戏易成瘾,从而导致生活与娱乐失衡;另一方面,游戏中的场景设置对于儿童则容易映射到现实中,使得实与虚交织难以分辨,导致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破裂。
总之,游戏本身只一个中性词,它不是天上鸟,也不是泥中鱼,正如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利用和认识它。
11.7.2020
很喜欢《游戏改变世界》和《gamestorming》中的一些观点,让我对于游戏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譬如,
“当我们处于游戏世界时,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看到一个消息,我们就会去帮助别人,并且会持之以恒地解决一个问题。面对挫折,我们会勇敢地站起来,并且继续奋斗。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失败时,我们通常会觉得压抑、不知所措,在这时我们不会像游戏一样。而在游戏中,就不会存在这些感觉。”
这一段与之前所提到的游戏的好处与坏处都有相对应的地方,它会让我们学会勇敢,但虚实终究不同。这又有了可以探究的余地,为什么在游戏中我们愿意勇敢的站起来,向前冲呢?稍微考虑一下现实与游戏的区别就可以知道,是因为游戏中的我们可以“读档”,失败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重新开始或者是等待十几秒复活,但现实中则完全不同,人生是连续的,这一次的失败也许会轻飘飘的过去,除了自己没有人会记得,但也有可能对往后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我们踌躇的根本。也正因为这一点区别,更多的在现实中受尽曲折的人们趋向于进入游戏,寻找更痛快的、容错率更高的经历。这也是现代社会游戏所立足的基础。对于孩子来说可以益智、训练勇气与自信;对于成年人来说,则是获得休憩的一方荫蔽。
当然回到点子上来,这也更容易导致一些人虚实不分,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游戏世界。在此,只分析客观的优劣,一个工具好用与否终究决定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主观性,客观认识到其优劣,才能更准确的把控自己的行为。
就像书中所述:
“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游戏,而是在游戏结束、现实开始时迷失了方向。”
11.14.2020
以上是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当然我们也可以站在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里作者将游戏分为两类:“一种可成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多数情况下,我们大家所玩的游戏多是有有限游戏,当然也有一些无限游戏,例如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等。
但如果跳出狭义范围内的游戏概念,或许我们又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无限游戏:保证自己存活的前提下,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但划分下来生活中一次次对生活质量的小的争取也就是一场场有限游戏,正如书中所述“无限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出现有限游戏,但无限游戏无法在有限游戏中进行。有限游戏无论输赢,在无限游戏参与者眼中都只是游戏过程中的瞬间。”我们是无限游戏的参与者,意味着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延续游戏,因而可以舍弃这个过程中一部分的有限游戏,这也是这场游戏最难的部分。因为有限游戏可以很快看到输赢,而无限游戏则没有输赢的概念,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所谓人生如戏,不仅仅是可以理解为一场戏剧,更是一场大型游戏。
重新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来,“游戏真的难以容忍吗”,我想,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因为我们可能会厌弃其所带来的很多烦恼,却又不可避免的需要去面对它,“容忍”终究只是个主观词,而“游戏”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或许难以改变,但主观或许可以一试。
游戏其实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话题,深入去挖掘过后才发现其中的奥妙。
(完)
(玩)
11.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