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兵器,就是今天所说的箭。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山西朔县峙峪村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里的石镞)。从出土文物来看,在商代开始有大量的青铜镞,是狩猎和作战的重要武器。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最初的箭是把箭头安装在一个木杆上。后来为了控制箭的飞行方向,在箭杆的尾部装上了羽毛,这样,箭能更准确地命中目标,箭的形制也趋于完善。
中国古代周朝(公元前1046年),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就有射箭这项。
用“矢”做偏旁的字,多与箭的意思相关。
“知”,讲述、传授打猎或者作战的经验,这可是最重要的知识。
相关的故事:后羿射日
远古时代,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矢 作为距离单位
《盗将行》歌词中有这句 : 夙愿只隔一箭 故乡近似天边
挺不错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