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迭宕的剧情吸引的同时,盛家几个女儿的教育和为人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须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作为人既不愿作兽类,也不能做神仙,所以只能适应社会环境,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锻炼,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从社会化程度可以看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
盛家共有四个女儿:正室大娘子的两个女儿大姑娘华兰和五姑娘如兰,小妾林小娘的女儿四姑娘墨兰,被林小娘害死了生母的六姑娘明兰。四个女孩儿从小受母亲的教育熏染,大姑娘华兰知书达礼,温柔娴淑;五姑娘如兰心直口快,娇纵蛮横;四姑娘墨兰心机多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六姑娘明兰心地善良,聪慧灵秀。
从这四个姑娘的成长经历和为人处事我们能够看到她们各自的社会化成长过程和心理特征。
华兰嫁入伯爵府,虽与姑爷恩爱,但婆婆刁钻,兄嫂蛮横,华兰受尽了委屈和刁难,即使生了儿子,也无法养在身边,过着每天以泪洗面的生活。从华兰的身上,让我们做家长的明白了教育儿女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常常我们只教孩子要做个守规矩懂事明礼的好人,却忽视了:一个人不仅要接受诗书礼仪的熏陶,也要来点儿接地气儿的现实生活的残酷教育,明白人性有险恶和阴暗的一面,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不是无论对什么人都温文尔雅,恭顺礼让,到头来只能受制于人。
如兰因着正室嫡女自小娇生惯养,无心机城府,虽然蛮横,但面对四姑娘墨兰和林小娘的重重心机,毫无应对之力,吃了不少暗亏却有苦难言。如兰是在母亲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孩子,社会化相对不足,不通晓人情世故和人际关系,只会与墨兰母女明争硬碰,她虽与姐姐华兰性格不同,处事方式不同,但都属于内方外方,表里如一的未社会化的人。
墨兰自小见惯其母亲作为盛家小妾的林噙霸黑白颠倒,狠毒专宠的手腕,耳濡目染之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攀上高枝,步步算计,不择手段,最终与梁六公子私通败露,为嫁入豪门不顾整个家族的声誉及死活。她和她的母亲林小娘都属于心理阴暗、狡诈,外表圆滑善变的外圆内圆的过度社会化,最终的结局是害人害己,林小娘因毁了盛家的声誉并暴露贪婪自私的真面目而在墨兰出嫁后被盛纮责打发配青沙岭,后因伤发未治身亡。墨兰嫁给沾花惹草的梁六,在梁家明争暗斗的复杂环境中遭小妾挤兑致胎儿流产。正所谓“人恶人怕天不怕”,她们娘俩的结局是对恶人的最好回应。
明兰自小经受磨难,天质聪颖、秀外慧中,虽才华横溢,但为了在盛家生存,她低调隐忍,深谋远虑,巧妙应对,最终让害死她生母的林噙霜得到应有的惩罚,报了心头之仇。
明兰年龄虽小,她的经历和聪慧却让她很好地完成了内方外圆的社会化过程。成为一个心理成熟强大的女子。
生母卫小娘被林小娘迫害,在盛家无依无靠的明兰明白:一辈子的路,一切都得靠自己。她知道:这盛家院里,人人都长了十八个玲珑心,十九个九曲回肠,所以她要隐去自己的才华和聪明,做她不喜欢的绣花针线,正如顾廷烨说她:“你明明事事优秀,却要处处低就,凡事不敢冒头。聪明通透事事都看明白了,却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心不甘气不平委屈憋闷,却只能装傻充愣处处赔小心。逼着自己做一个无可挑剔的盛家六姑娘。”
她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让她明白“天下哪有不受苦的,人活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不平的,总不能一瞧见坑洼就绕过去了。就像这香木难道是长在这路边,垂手可得的吗?总是要经历许多凶险的。要从深山老林里相看,砍了,运出来,这路上也许会经历山崩啦水淹了苛政了盗贼一不小心,可能就血本无归了,但终究还是要一段一段地落到我们手里来。就像我们,这日子过着过着就行了。”
她看得通透,在盛家却活得隐忍,幸好遇到懂她疼她的顾廷烨,才让她的悲苦人生有了好的转机。明兰的成长和成功也告诉我们:格局决定结局,一个人要过好自己的一生,必须要拥有内在的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