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来就很简单,是我们自己在一直给生活加码、加戏、加压力,然后疲惫不堪——是时候做做减法了。
《极简生活法则》的作者理查德·泰普勒著好像拿着一把滤镜,把生活中无用的、啰嗦的、冗余东西全部过滤沉淀,只给我们留下最有意义的部分,于是我们看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有多简单呢?拢共分五步:个人修为、爱情关系、亲友关系、社会关系和快乐法则。起初我有些怀疑,这哪里够得上生活的全部?咱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吗?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着呢。可是看完整部书,我明白,这五步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这些问题我们处理好了,其他反倒变成了细碎的美好。反之,如果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理顺,那么便看什么都是绊脚石了。
首先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更满意的自己。
对自己满意,不是指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收入满意、居住环境满意,而是对你自己存在的价值满意。也许你开着豪车,出入高消费场所,吃着美食大餐,但这不是你存在的意义。声色犬马的背后,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注定会回到空虚和愤懑中,因为物质刺激的是你的欲望,不是幸福指数。怎样才能做最满意的自己呢?理查德·泰普勒告诉我们,只有个人是不断成长的,你才会变得更好。
我是一个5线小城市的微商,做得还可以,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客户的信赖,也有相对还不错的收入。但是总觉得自己的行业不够稳定,没有一技之长的我在这个随时改变风向的社会船上总觉得没有安全感,于是我选择了学习。
起初我没有目标,只是因为爱好写作而选择了刘主编的阅读课,想要充实一下自己。但通过阅读课,我接触了一系列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好书,比如《深度工作》、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比如《你的灯还亮着吗?》……一个阶段下来,我发现,我的心态正在慢慢改变,我随时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我也学会规划利用好自己的能量来化解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我也学会用“故事思维”来教育孩子和沟通顾客,同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快乐和豁达,所以我举四只手赞成书里提到的“学习”是提高个人修为的最好的办法。
我们要从失败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要找到修行的途径,你会发现追求完美的过程真的很“爽”。要结合实际,确定轻重缓急,把生活和工作做无缝对接,不要顾此失彼。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然后来个追梦大冒险!无论我们到了何许年纪,记得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不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偏不倚的找到自己的独立的位置,认真活在当下。不为发生过的事情懊悔,懂得及时止损,这里所说的“损”,绝不仅仅是指金钱,更包括时间、感情和情绪。所以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其实真正做到的没几个人。
这就是个人修为,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立足点,当你独立自由的活在当下,你才有能力去爱和被爱。也能够在爱情中依然保持独立,不依附于任何人,找到爱情容易,守护爱情不易,你们最好有共同的目标和各自独立的空间,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携手共度。
亲友关系最重要的就是陪伴,重视身边的亲人,设身处地的给予他们关怀,同时注意不要在无谓的社交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社会关系相对比较复杂,毕竟多元化的社会,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人群。其实说简单了就是人跟人、人跟事,最重要的原则是学会换位思考,这一条适用于任何人。
最近合肥高铁站一位女教师为了等自己迟到的丈夫,让整辆火车延迟了好几分钟,抛去契约精神和基本素质来说,她就是不懂得换位思考,没有站在全体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的角度想问题,最后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还丢了人。虽没有造成什么大的过错,但实在值得所有人引以为戒。这个社会不再惯着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相反更青睐于替替为别人设想的善良的人。
做更好的自己,修最美好的爱情,关心最亲近的人,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只要你切切实实做到了,生活一定不会亏待你。别忘了再给自己加上一条快乐法则,把快乐当成一种理念去实践,而不是等着谁带给我们快乐,找到自己真正想做以及最擅长做的事情,向快乐出发!
相信自己的直觉,倾听内心,做自己的顾问。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也最能给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你遇到选择题,试试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什么是对的?当你恼火的时候,试试从1数到10,问问自己身在何处,自己是谁,是理智的吗?这都是书中教给我们的“生活小妙招”,认真学习,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轻松,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减法”运算。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不论什么法则,一旦决定遵守,就要尽量坚持下去,选择一条我们随意离开的道路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