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毕业1年的HR,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工作经验较平淡。最近刚入职一家集团大公司,仅人力资源部门就有一百多人,而且部门人才济济,就算是同期入职的同事,比我学历高,或者比我工作经验亮眼的也比比皆是。我觉得自己普普通通,没什么特长,毫不起眼,身处明星同事之中,是默默积累还是奋勇争先,不知道该如何定位。
今天的话题,颇有价值和意义,相信很多HR在职场生涯中会有类似的经历。或许我换种说法,是否会更容易理解,能否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比如,一个HR在同一家企业通过10年的时间里面拼搏和坚持,从人事专员—人事主管—人事经理—人事总监一路过关斩将,能在垂直领域发展,这就是默默积累的结果。还有一个HR想通过跳槽的方式改变命运,同样在10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捣腾,不是在跳槽就是在跳槽的路上,这类HR的职业发展通常不顺畅,引以为戒。
那么,HR怎样才能在职场中脱颖,除了傻逼式的“努力”,别无他法!
一.聪明的努力
人生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得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此话寓意深刻,无论你是从商、从政、还是从事HR,不仅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更要思考他人的失败教训。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就出现“背黑锅”的事件,让我印象深刻。我还是一名初涉HR的时候,在生产副总的“威逼”、“好言好语”下,办理了车间主任转岗的手续,最后导致被BOSS骂的个狗血,为什么不按照公司制度流程执行,私自办理手续。原来生产副总是老狐狸,借刀杀人。他做了好人,我却背黑锅了。
所以,在职场上很多潜移默化的规则,看似好心,其实是个坑。我们要善于观察周边的人和事,不能只做埋头拉磨的驴,偶尔挑逗一下主人,或许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二.不作努力的“空架子”
有的人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有的人工作井然有序,同样的工作,不一样的结局。问题在哪里?曾经我有个下属系HR主管,一上班就开始忙工作,布置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仔细观察后,他从来不做笔记,工作不分先后主次,总是丢三落四,貌似很努力的工作,忙进忙出,甚至晚上加班还依然坚持着。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着实哭笑不得。看的我既心疼,又心烦。
没有计划性的工作,就像慢性毒药,一点点消耗工作效率,进入恶性的模式中。我们不作空虚的努力,浪费时间。“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能让你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安排好每天的工作日程,留点时间多用于思考,而非盲目工作,让努力的工作有价值。
三.坚持有个性的努力
所谓的个性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努力也要走差异化路线,我曾经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同学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同建筑行业相关的工作:结构师、预算员、施工员、工程监理等。
我就是走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因为个人爱好从事HR的工作。假如,原先我和他们一样搞建筑工程;今日,也就不会在此,同大家分享。努力一定要选择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人云己云,不随便。
有个性的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是无方向的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四.努力的最终目标是“开花结果”
有人说,选择>努力,这观点非常认可。我想法在此基础上加一点,选择>努力=结果。我的理由是,一个人假如工作一辈子,一事无成,是件遗憾的事。反之,你努力工作的同时,能有可喜的结果,会更加愉悦。
努力的方式千差万别,脚踏实地积累自身的竞争优势,做一名聪明的努力者,方能开出美味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