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刚刚进入暑假,就迎来了由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带来的一套精神大餐——《校本研究视角下,切片诊断实践流程与步骤》的主题报告,仅第一天的学习就让我收获满满。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是魏教授由“一线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现状而产生的独创的观察、诊断课堂的一种视角和手段,魏教授给出的定义是:通过课堂诊断,寻找教学中的两类典型片段,归纳支配典型教学行为背后的经验(某一类活动的一贯做法),可以生成教学设计的操作原理,以带动学校的发展。
魏教授的课并不是纯理论知识,而是从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课堂中进行典型问题“切片”,然后对切片中的问题进行定性,然后归纳总结出经验、对策,即“规律”。魏教授的研究和成果,直击我们一线教师课堂中的典型问题,所以他的每一个选题都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如果说上午他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初识“课堂切片诊断”的概念,下午他就开始手把手带领我们走进切片,去实践如何通过切片进行课堂诊断。
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首先从一个反面教学切片中去发现问题,提炼归结为“重难点内容”PPT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教师机械展示自己的预设”。第二个反面切片展示了这一问题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只重自己的预设,完全无视学生的生成”。再从第三个切片中观察正面做法“用随堂板书的形式应对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最后引导带领我们去梳理规律和经验,得出结论:1、随堂板书可以有效应对生成;2、预设与生成对比,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3、生成与预设对比;4、多媒体不能替代板书。
魏教授深入浅出、独具匠心的课程,带领我们通过“切片”去深入观察诊断课堂,让我们观察到一线课堂中的种种问题,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观和重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深入……带着如此丰厚的收获,十分期待接下来两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