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一一古塔

回娘家——古塔

完整的三元塔


三元塔为于小镇内鲤鱼山上,隔韩江与对岸猫头山对望,建于公元1605年,竣工于1607年。

塔门


塔门向西北,匾额楷书刻“三元塔”,两旁石刻对联:“霞标插汉三千界,砥柱当潮九万程。”

石刻浮雕


塔高十五丈三尺,基围十四丈,七层八面,塔身中空,有螺旋石阶可直登塔顶。各层藻井均由石砌并镶不同的石刻浮雕图案。

现如今的三元塔


古塔于公元1918年地震时遭严重破坏,震掉塔刹宝葫芦及一层半,但五层以下尚且完好无损。

由于鲤鱼山横伸到韩江半江面,造成水流至此十分湍急,所以三元塔又名急水塔。

回娘家第三天,我顶着夏日余晖重游小镇一景——三元塔,独自重温少年旧梦。

上初中时,年少的我们经常三五人结伴游三元塔,也曾几次登到塔顶。眺望对岸猫头山群山黛色,中间韩江水烟波飘渺,目睹水流至此湍急的景象。俯瞰小镇——韩江堤坝如两条长长的白带将其围绕着。

遥望凤凰塔

站在塔心室中间,四面八方清风徐来,视野极好,天气晴朗时可遥望到古城潮州城里的凤凰塔。

而今日此时,落日余晖照映着残缺的古塔、韩江、急水古渡。急水不再是曾经的汹涌咆哮,唯见残塔屹立于亘古的鲤鱼山上,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

孤身只影的我台头仰望古塔,没有了当年当时三五少年的欢声笑语,更感古塔显得无比沧桑与寂寥。好在古塔依旧,笑迎丽日和风、霜雪剑雨。

既然是古塔,自然就有传说。由于水流至此湍急并且时有漩涡,所以过往船只至此就险象环生,据说古时候船只至此沉船的事故时有发生。

于是我们可可爱爱的祖辈们就认为鲤鱼山已经成精了,之所以会沉船是鲤鱼精在作怪。于是就请来道士做法捉鲤鱼精,不想老道士说鲤鱼精不好捉只能镇,于是我们的祖辈们为了保一方平安就自发建塔,历时两年终于建成了镇妖塔——三元塔,镇住了鲤鱼精。

之后过往船只是否都平安通过似乎无人去考证过,三百多年后的1918发生地震,震掉塔顶塔刹宝葫芦及一层半。

于是当地“有识”之士就提出三元塔已经镇不住鲤鱼精的说法,那怎么办呢?世人皆知妈祖是保水患的神明,于是又有 “高人”指点在鲤鱼山尾再建一座——妈祖庙,头尾镇住鲤鱼精。

至此一百多年来就确实没有发生过沉船事故,鲤鱼精再一次被镇住了!

至于到底是因为韩江积沙增多河床上升水流不再湍急,船只过往降低了危险系数,或者是现代行船技术增长降低了危险系数,还是真的因为鲤鱼精被镇住。只能留给新旧年代的人们自己去认知。

而今古塔虽然残缺却依然屹立于的鲤鱼山上,见证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后记:儿时也曾随母亲去鲤鱼山尾的妈祖庙进香,只是此时暮色已经降临,无法移步再游妈祖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潮州凤凰塔 👆👆👆点击图片可跳转 此文引起了江东地头蛇的注意~特邀我们来拍拍潮州现存的另一座古...
    兜里有大糖阅读 5,133评论 0 1
  • 1 长桥飞跨东海乐清之湾,天堑新近变通途。 玉环,一个名字与风景都格外美的海岛,飘然似乎海外归来,跃入游客眼中。 ...
    一岚随笔阅读 763评论 0 4
  • ​ 全文共8648个字阅读大概需要12分钟 来到广州与潮汕同学的相识 先让我学会了gǎ gǐ nāng这个词 在慢...
    男子脖梳公阅读 1,279评论 0 1
  • 毕业越来越近了,在学校的日子屈指可数,就像导师每年这个时候开组会都会反复重复的一句话“研三同学在学校没几天了,兔子...
    FlyingYD阅读 733评论 0 1
  • 下午时候爸爸准备带我去住在小岛的姑姑家探望生病的姑父给姑父送药,那年的冬天很冷很冷,那天下午的码头冷清的可怕,船只...
    顾小包包阅读 38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