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个哲学话题,实则是心理学问题。大体意思是,生命特别是高级生命之所以熠熠生辉,那是因为生命始终在向上争取、向前发展、永不停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自觉能动。简单来说就是具有主动性。凡是活的东西大体都具备这一特性。因为,活的东西首先要图存,然后要传种。要想活上来,那就得摄取食物,无论什么族群种类的生物,凡要摄取食物,必然主动获取。当然,蚁后和婴儿需要投喂,但张嘴和吸食的动作仍然是主动为之。传种不需多说,更是主动行为。主动之所以称之为主动,那是与被动相区别。被动是因为外界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有刺激能反馈称之为动。而主动则是不通过外界刺激就会做出选择性的行动。主动的“动”是起头的一动,起头又起头,不断地起头,新新不已。举一个商业社会的例子。苹果公司为什么伟大?可以说在于它创新又创新,不断创新,这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而这种生命力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主动创造,不停地创造,而不是反馈。总结一下:凡取得经验者即是取得心灵向世界所发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发问的活动,就没有知识出来。对于生命本体来说,生活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生命体主动为之。主动性的另一特点在于“争取”,即争取主动的争取。也就是主动是通过主观努力争取到的,不是开始就有。拿战争来举例。对战双方兵力相当、武器装备相当、地形特点相当,训练水平相当,战争胜负决定于一方的努力程度。这种努力程度在于主帅运用资源的灵活性,即在一个局部以较少资源拖住敌人较多资源,而在另一个局部以绝对优势打击对方。从古至今千万战争,莫不出于这一规律。形成有利局面背后的因素,就在于主观努力之努力,争取主动之争取。
二是创造灵活。《论持久战》中讲灵活性说:“灵活性就是具体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怎么理解。灵活性就是生物不受制于物而始终能够制胜于物的表现。再浅显得解释是,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因时因地因势的应付,不会陷于被动,这就是灵活性。知道的灵活的概念,就要在生活中充分展现和发挥灵活性,才称得上有意义的生命。那如何创造灵活性,是我们需要讨论和解释的问题。简单说就是“分工和统一”。蚂蚁和蜂类组织我们会赞叹其群体的智慧,他们也是这个星球上为数不多的古老物种之一,之所以物种延续下来,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一个核心因素,而这种适应就表现为物种生活方式选择的灵活性。观察蚁群生活方式,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分工,而且是精准和机械式的分工,工蚁、兵蚁、母蚁、蚁后各自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分工不足以造就伟大的组织,统一才是。蚁群统一的方面是“传种”,而统一背后逻辑虽不得而知,但信息素在蚁群达成统一目标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总之集中统一的指挥、专业精准的分工造就了蚁群独特的灵活性,确保其能有效应对自然界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人类也如此,大脑负责集中统一指挥,身体各个器官有各负其责、各安其命。分工而后功能各得进于专精,同时带来分化,更以精细。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甚至第六感觉才更加灵敏,对于外界刺激反应更快,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细化的分工,保证大脑“空出来”只做“选择”这一件事,这样渐渐具备了提前预测的能力,主动选择、灵活应对就顺理成章了。当然,具备灵活性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统一,对每个人来讲,就是理智对于本能的抑制作用。这也很好理解,蚁群组织之所以强大,分工是一方面,更重要得是围绕一个目标协调一致地行动。对人这个物种来说,想要发挥生命应有的光芒,就需要抑制多数本能活动。我们最大的本能是什么?就是大脑停下来,不指挥了,身体各个器官依据所谓的条件反射来行动。你有没有发现,老年人,特别是生命尽头的老年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不是失去了行动的能力,而是丧失了判断力,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寻求帮助。还有,我们都知道 “躁动非灵活,情急最误事。”,也是因为思绪众多,你无法从理顺杂乱的头绪,从而做出有效决策。
三是知识与计划。计划是人们在其行动之前,却不立即行动,而就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中那些对象事物,先从观念上设计措置多次,以比较更好的行动方式。计划本身来源于人的自觉心,人先有了意识,尔后有目的,再有行动,行动成功与否,还决定于知识。知识是构成开始于各种感觉、知觉等直接经验。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事物本身“真”的识别。知识系统发展,不光是生活经验的累积,更是人们天生的知识欲。因为有了种欲望,进而搜集、检查、实验,努力促进知识的发展。开始,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谋划,进而改造自然。后来,人们开始超越本能,追求自由、追求更大的灵活,进而向上争取。向上争取则需冲破局限,方法则是摒去感情冲动,即克服本能。反过来理解,就是通过计划和知识,求得人心最大的解放,使得生命本质的自觉性更加灵敏,或者说通过拟制本能,使大脑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直觉地知道自己争取什么,并为之不断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