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共读第9本
【让天赋自由】
共读第11天
1.摘要:
但现状是,当前有太多的研究生提前离开学校,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真正的天赋是什么,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太多人感觉到他们擅长的事情并没有得到学校的认可,还有太多的人居然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擅长
公共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从众的残酷压力。公立学校不仅诞生于工业主义的需求,也变成了工业化的“缩影”。在许多方面,公立教育反映了它所支持的工厂文化。特别是在高中,学校教育就像组装流水线和有效分工的系统一样,学校将课程划分为了不同的专业部分:一些教师负责安装学生的数学模块,其他老师负责安装历史模块。他们将一天划分成标准的时间单位,标志限界就是上下课铃声,就像一个工厂里宣布工作开始和结束的信号。学生根据年龄阶段批量接受教育,好像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生产日期。学生们在固定的时间参加标准化考试,而且在送去市场之前还要经过竞争淘汰。我知道这个比喻并不完全贴切,因为它忽略了许多复杂的系统,但两者确实非常类似。
许多政策制定者的错误在于:他们相信面对未来的最好教育是改良之前的做法。教育包括三个主要过程:课程,这是学校期望学生系统学习的内容;教学,这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估,这是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而目前实行的大多数改革运动都只关注了课程和评估。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个性化而非标准化,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并让他们实现成,就,让学生置身于他们想要学习的环境中,让他们在其中可以自然地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事实上,教育的真正挑战就在于赋权给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教师,以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动机。
第一,我们需要消除现有的学科等级结构。
第二,我们需要质疑整个“学科”的概念。
第三,课程应该是个性化的
2.感悟:我们无法决定如今的教育模式,不一定条条框框就能培养优秀的人才,我个人觉得,不管我们目前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那我们只要认准自己的人格价值观,不管今天今后的难题都无法阻止我们,我们始终是要以乐观的心态应对,那总会是一片不一样的天!
3.互动:
我:吴新辰你同学的妈妈加我微信说,问在哪里补习,说他本来不想补,班主任找他谈话了,所以问我来啦,这个同学是什么情况?
儿子:哈,他跟我一个寝室,上回我说让他到我这里来补习……
我:好哇,那你是真的认为效果蛮好,这里补款阔以帮到他,还是想让他来这里熟人有趣呀,
儿子:嘿嘿
我:嗯,那看来你是一个特别爱帮助他人的,那我们一定多多鼓励他,让他有收获,不辜负他这么的信任
4.感恩:跟儿子同学妈妈的一番对话,让我更庆幸学了老师的课,知道了当好一个妈妈的入门,不管孩子学习如何,天将来一定是个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