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OKBS
最近以太坊将要进行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吸引了整个区块链行业的眼球。也难怪如此,毕竟前有BCH分叉大战闹得沸沸扬扬,一度打出了比特币的价格新低;后有以太坊的兄弟以太经典(ETC)遭受51%的网络攻击,发生双花事件。
在目前的节骨眼上,以太坊又要搞这样一个大事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难免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所以今天,小K君就给大家阐述一下,本次以太坊的君士坦丁堡分叉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分析一下,其之后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1、以太坊的四个阶段
很多人都知道以太坊开创了区块链2.0的时代,其实以太坊对于目前区块链行业来说,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通用平台、一个标杆甚至是一种编程语言。
区块链虽然最早是出自于“比特币白皮书”,但在这个时期,它总是逃不过为比特币而服务的局限性,而比特币自始至终的定位都是货币,其应用很有限,这就导致早期区块链技术陷入了一个应用局限于小场景的窘境。
直到以太坊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局面。以太坊实际是想做一个底层系统,开发人员通过以太坊不仅可以用来担保、交易任何东西,甚至可以编程新的分布式应用,比如游戏、交易所、甚至数字货币。
这令有开发去中心化应用意愿的开发人员不用再从头开始,只要使用以太坊的脚本编码就可以实现他们的想法,大大降低区块链的使用门槛。
那以太坊既然是一种系统,必然就要对这个系统有一个方向上的规划。
而以太坊所规划的路线是:
前期通过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PoW共识机制来建立可以信赖的数字加密货币体系,之后再转入PoS体系,使用更具效率的PoS共识机制取代原有的PoW机制,通过权益人交保证金的方式去保证其作为一个诚实的节点验证交易的有效性。
注:
工作量证明:在主网占据的算力越高,则挖矿的权益越大,拼算力。
权益证明:持币越多,挖矿权益越高,拼持币量。
为了保证这个规划的顺利施行,以太坊的开发社区将其设定了4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前沿”(Frontier);
第二阶段“家园”(Homestead);
第三阶段“大都会”(Metropolis);
第四阶段“宁静”(Serenity)。
每个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过渡通过硬分叉的方式实现。
第一个阶段“前沿”,是从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的第一次版本发布开始。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将整个系统搭建出来,建立一个让人们可以在里面测试的分布式应用平台。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以太坊初期的一个实验阶段,整个系统还不太成熟,虽然可以进行挖矿与Dapp的开发,但是开发的门槛较高,只针对专业的开发人员。
很快到了2016年3月14日,随着以太坊第一个正式版本的发行,以太坊正式步入了第二个阶段“家园”。
这个阶段相比之前版本,其实并没有明显的技术突破,不过却对以太坊的协议进行了优化,从而使这个阶段系统更加稳定的同时,加快了交易的速度,降低了使用的门槛。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以太坊的挖矿,从而更加方便地体验以太坊系统网络。
以太坊的第三个阶段“大都会”比起前两个阶段则有些特殊,这个阶段的主要用途,是为了使整个以太坊系统能平稳地从PoW共识机制向PoS机制过渡,从而令整个网络变得高效与安全。
在前两个阶段百分百采用的PoW共识机制,在大都会这个阶段也会发生更改,为之后“宁静”阶段打下基础。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共识机制的大幅度更改,必然导致以太坊的底层协议发生重大的改变,而更改底层协议又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事情,只进行一次升级根本无法完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团队便将大都会阶段分为两部分,通过两次硬分叉的方式来完成这个阶段的过渡,这两次硬分叉分别被称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
其中拜占庭硬分叉已经在2017年10月16日顺利完成,主要是为了通过匿名交易而解决了隐私性问题。
此外还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增强了钱包的安全性、增加了以太坊的挖矿难度、使以太坊的燃料gas的收费(成本)可以预测、推迟了以太坊的冰河期、以及将挖矿奖励从5个ETH调整为3个ETH。
注:
以太坊冰河期:以太坊挖矿难度越来越大,区块确认越来越慢,最终导致以太坊网络无法工作的时刻。
2、以太坊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
本次将要进行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是在2018年12月7日举行的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大会上,由以太坊的核心开发者们所决定。将以太坊区块链的第7,080,000区块作为激活点正式开启君士坦丁堡硬分叉。
本次分叉主要是为了解决之前拜占庭硬分叉所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将以太坊的共识机制,由PoW向PoW+PoS混合机制过渡,从而使整个以太坊网络更加的轻盈、快捷与安全。
按官方说法,具体在现有以太坊PoW主网上进行升级的有以下5个方面:
EIP 145:给EVM增加移位相关指令,包括左移SHL,逻辑右移SHR,算术右移SAR。
EIP 1014:产生合约地址的一种新规则,与状态通道有关。规则为keccak256( 0xff ++ address ++ salt ++ keccak256(init_code)))[12:]
EIP 1052:为EVM增加EXTCODEHASH指令,这个指令可以获得一个合约bytecode的keccak256的hash值。
EIP 1283:修改EVM的SSTORE指令gas计算方式,预计会减少许多合约的gas消耗,需要硬分叉支持。
EIP 1234:将是潜在最有争议的提案,也需要硬分叉支持,它包括难度炸弹协议推迟12个月和挖矿奖励的调整,挖矿奖励将从3个降低到2个。
其中EIP 145提案是由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 Alex Beregszaszi 和 Pawel Bylica 所进行的一种技术升级,通过“按位移位”的方法,使以太坊网络更为有效地处理信息。
EIP 1052提案则是由核心开发人员 Nick Johnson 和 Bylica 撰写,提供一种优化以太坊大规模代码执行的方法。这两种提案都通过改进以太坊的底层虚拟机(EVM),进而提高网络的效率,增强智能合约开发者的开发体验。
EIP 1014提案是由V神自己所创建,主要是为了促进基于状态通道和“离线”事务某种类型的扩展解决方案。一旦施行,则能释放更多的网络资源和空间,实现扩容。
EIP 1283提案则是基于 Johnson 撰写的 EIP 1087,通过优化以太坊上智能合约的数据存储方式,降低以太坊合约创建的燃料费,即成本,使智能合约开发商受益。
以上4条提案都是基于以太坊网络效率与开发成本进行改进,而最后一条提案EIP 1234,则是对以太坊的通证经济进行了更改。它将由 Afri Schoedon 进行主持,将挖矿奖励从 3 ETH 减少到 2 ETH,并将难度炸弹延迟 12 个月。
注:
难度炸弹:以太坊网络中影响以太坊挖矿难度的额外难度因子,将会随着区块的高度增加呈指数型增长。
按照目前的挖矿速度来看,以太坊的第7,080,000区块将会在本月16日被挖出,硬分叉的时间确定为1月14日-1月18日这个区间。
值得一说的是,本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虽然大部分提案是对底层协议进行更改,但并不会直接对PoW共识机制进行变更。
主要是改进现有的以太坊底层虚拟机(EVM),为之后的PoS测试网上线,并由PoW机制转向PoW+PoS混合机制做铺垫,从而彻底进入“宁静”阶段前的过渡期。
3、本次硬分叉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在明白了这次硬分叉的来龙去脉后,小K君最后再给大家分析一下本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其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对以太坊矿工造成的影响
首先、小K君认为本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之后,以太坊的矿工数量会大幅度消减。
以太坊的硬分叉与之前BCH硬分叉并不一样,在以太坊设定路线中,早早就规划好了这次升级,对于以太坊社区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在社区共识方面,并不会如BCH社区一般发生分歧,以太坊社区所有人会共同废弃原来的老链。
对于矿工来说,矿工们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则,必须逐渐从老链迁入新链。原因在于就算有矿工愿意留在老链,但因为以太坊难度炸弹的制约,随着老链上区块高度的增长,导致矿工后面的挖矿难度会越来越大,维护老链所获得的收益逐渐降低,自然就会主动地往新链上面迁移。
由于这两点,以太坊这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将会是一次完美升级,并不会产生新的代币,所有矿工都会迁入新链之中。
而根据本次硬分叉的EIP 1234提案中对挖矿奖励的调整规则,挖矿奖励将从3个ETH降低到2个ETH。这将意味着所有以太坊矿工都要面临挖矿收益减少的大趋势。
此外在以太坊开发者大会上,有一个问题被屡屡提到,那就是对Ethash算法的替换。
要知道以太坊未来是一定会更换成PoS机制,而一旦这个机制完成了部署,那么对于矿工挖矿来说,谁手里面的以太币多,谁就越有挖矿的权力,形成强者越强的局面。所以,矿工挖矿不仅仅是为了收益,也是为了争取未来的挖矿资格。
不巧的是比特大陆之前发明了ASIC矿机,这个矿机比起现在大部分用来挖以太坊的GPU矿机来说,具备20%到50%的效率优势,导致现有的GPU矿机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而一旦GPU矿机淘汰,算力则会集中在矿池和矿机制造商的手中,成为垄断。所以这次开发者大会上,以太坊的开发者决定通过使用ProgPoW来替代Ethash算法。
但使用ProgPoW算法却治标不治本,只能短时间抵抗以太坊ASIC矿机,面对ASIC矿机的竞争,加上未来整个以太坊挖矿大环境的变差,矿工的数量一定会大幅度消减。
(二)其他公链造成的影响
其次,小K君认为这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之后,会导致公链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
在目前众多公链中,处理速度最快的EOS公链,其实际的TPS(每秒交易数量)大概在4000左右,而本次以太坊升级之后,以太坊公链的TPS将有5%-10%的提升,这也仅仅是以太坊效率提升的开端信号,随着之后以太坊的PoS测试网络正式上线,整个网络的共识机制由PoW彻底转向PoW+PoS混合机制。
到时候以太坊的TPS甚至会超过EOS,这意味着其最大的竞争对手EOS公链不再具备其得天独厚的效率优势。
以太坊本身就是公链方面的佼佼者,再加上以太坊是区块链2.0的开启者,项目的融资、用户之间的交易几乎都离不开以太坊,具备相当大的先发优势。
按数据来看,截止2019年1月3日,在以太坊、EOS、波场三大主要公链上,Dapp的总数分别是1292、256、66。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应用总数比另外两条主要公链Dapp数量加起来的4倍还多,开发者数量巨大。这都是以太坊对其他公链所占据的优势。
之前以太坊因为其PoW的机制令其网络的效率饱受诟病,也给其他公链带来了超越的希望,但随着这次版本升级,效率将不会是制约以太坊发展的一个因素,其他公链必然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此外,还牵扯到公链应用生态建设的竞争上面,如果说早期公链领域拼的是底层技术,那么现在竞争的就是优质开发者的数量。
因为优质开发者的数量代表着开发出优质Dapp的概率,数量越多,概率越大,一旦有杀手级Dapp出现,肯定会涌入大量的新增用户,谁能率先产生爆款Dapp,谁就能更快地占领市场。
对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来说,Dapp的开发不仅不是一件赚钱的生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大部分行业外的开发者都属于观望态度。
就现有的Dapp开发圈子来说,Dapp的开发者数量非常有限,是个存量市场,某条公链的开发者变多,势必就有某条公链的开发者数量减少。
而这次以太坊的君士坦丁堡升级,可谓是给足开发者们福利。在更改的5类提案中,有三条提案增加了以太坊的网络效率。
除了针对矿工的EIP 1234提案,剩下的EIP 1283提案还是优化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数据存储方式,降低以太坊合约创建的成本。这样不仅完善了开发者的开发体验,还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门槛。
这将可能成为其他公链开发者向以太坊转移的诱因,一旦以太坊上的开发更有利可图,以太坊就能对其他公链进行吸血,夺取更多其他公链上的优质开发。
所以,为了不令这种情况发生,其他公链必然采取一定的对策,而这将会使公链之间的竞争会更加剧烈。
(三)对以太坊价值的影响
最后,小K君再跟大家讨论一下,本次分叉对以太坊价值的影响。
在说这个事之前,我们得明确一件事就是,以太坊是肯定具备长期价值的。因为以太坊是有大规模实际应用场景的,这个项目本身是想做区块链行业的操作系统,一旦做成了就相当于PC互联网时代的微软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IOS。
而以太坊的Token,除了炒币者们赋予它的投机价值,它本身在以太坊网络中是属于核心的地位。
它不仅用来支付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在以太坊开发的Dapp上,还起到激励作用、抵押作用、支付作用、交换媒介作用等。所以以太坊是一定具备长期价值的,这是我们讨论本次分叉对以太坊长期价值影响的一个前提。
接下来就可以讨论对以太坊长期价格的一个影响情况了。本次升级对以太坊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就在于EIP-1234提案,其将以太坊出块奖励从3ETH降至2ETH。
这是开发者基于人为干预和调控,通过降低未来新以太坊的出现数量降低,从而避免投资者及矿工手中的ETH价格贬值。
而决定以太坊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当买方市场大于卖方市场,以太坊价格则会上涨,反之亦然。
但这里面有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羊群效应,也就是为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这使得市场价格往往不是理性的,而是由交易者的情绪所决定。
另一个现象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当你所需要的商品价格上涨时,你对该商品的需求则会逐渐下降。
从短期来看,以太坊的价格很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随着ETH的奖励下降,不少用户认为以太坊的减产可能会影响ETH的供应关系,造成市面上流通的ETH数量下降,致使币价大幅上涨。
但实际上,在目前大熊市的环境下,之前大部分项目方对ETH进行抛售,市面流通的ETH数量极大,处于一个超卖的市场,ETH价格本身就低,矿工盈利很少。
而随着本次分叉的进行,挖矿奖励变少,矿工数量必然降低,导致算力下降,挖矿难度下降,令市面上出现的以太坊数量不减反增,最终实际上的币价则会下跌。
所以从短期来看,以太坊的价格很容易暴涨暴跌。
从长期来看,则会受到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因为以太坊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个负值,这意味着以太坊的价格一旦缓慢上升,以太坊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令市面上流通的以太坊数量越来越少。
而随着本次分叉的进行,以太坊必然减产,市场长期的供应量也会下降,按照官方的态度,本次升级后以太坊的通胀率将会降至4%左右,并在PoS阶段趋近于0。
这表明从长远来看,以太坊的价格会逐渐上涨。
以上便是本次全部内容,小K君仅表达观点,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您对区块链有什么看法或是疑问,可以在后台留言,小K君会为大家答疑解惑,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