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关于可视化的问题,今天呢,我就做了个小尝试,首先,收集了5个月宝宝应该要培养的几项能力,再去寻找能力匹配的一些标准,找到他可以玩的日常小游戏,去定制我口袋的培养计划。
然后当我把小口袋5个月的培养方案整理出来之后,就想到用可视化的方式,具象成表格。
成果如下,我发到家人群里,这就是口袋的定制“培养标准”了~
分类很简单,按饮食,视觉训练,发音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大运动能力,这几个大的方向来把它罗列在每个分类里面规定,列出达成这项能力的一些日常的动作。比如,视觉训练里就有看了图画片,还有追小球追视,那触觉训练里,我就规定是练习手抓,我推拉放这些能力具体还有增加它的敏感性,直接是用一个小例子写出来,是说用布条或者柔软的丝巾小细刷触摸宝宝的身体,还有对小手啊,小脚小脸吹气,用这种方式非常具体,你就能达到,促进他的触觉发育的目的。
我觉得很好的是,当我把这些写下来,列成表格,我对我每天跟口袋待在一起的时间里,去跟他玩我心里就有了规划和重点,不会存在说不知道干什么就抱着随意走,而是随手看到什么东西可以想到练习,有一个具象的规划,我也可以评估我自己对他一整天的陪伴,是不是高质量和高效。
又比如说听觉训练里,除了听人声和对话以外,我想一直想做的是培养一个双语宝宝,所以会有一条叫做,唱英文童谣和英文对话。这个事情我想当成一个项目进行,所以今天就开始做第一步收集英文童谣,我想,如果妈妈能够在生活的不同场合唱出很多英文童谣,时时刻刻可以带他有话讲。比如下雨了,就可以唱rain,rain,go away。come again another day。洗澡就可以唱洗澡歌,就能从生活开始,从她5个月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去积累,去跟他唱,带他玩,我想用这种方式给他磨耳朵,而不只是随意放CD去听而已。
那么我的做法就是,从英文童谣开始选择经典曲目刻意去听去学唱,还有像跟这种小小朋友的日常英文对话,其实说到底就是我要自顾自的,一直啰嗦的故意夸张地自我对话,这些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尝试,也是挑战,毕竟我们这个环境是要创造双语环境也是要刻意练习滴,不要紧,不怕,我也很期待,期待自己以后能有一个“英文童谣曲库”的标签
我陪伴口袋一起成长,也见证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