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明天考不考试?”
“老师,是不是不考试了?”
这两天,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在走廊里,有同学经常急切地向老师询问。
根据教育局行政历的安排,本月21号和22号,教育局教研室将组织九年级结束功课考试。然而,可能是新教育实验外出参观考察的影响,也可能是洛阳市九年级语文备考会以及九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会的召开,与此次考试有了冲突,所以教育局暂不统一组织这次考试,要求各个学校自行组织,然后把成绩上报即可。由于我们学校学生多,教师紧张,很多老师都担任多班教学工作。这次,九年级十个语文老师又要去洛阳学习,不能参与监考,实在是转不开圈,因此学校决定这次我们考试由我们任课教师自行找时间进行。
今天大课间,我在操场上和学生交谈,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同学认为,不考试行啊,有的科目开始进行七八年级的复习,这时进行九年级内容的考试可能会打断他们复习的进度,浪费时间;有的同学赞成进行考试,因为3月8日的时候,我们学校刚刚组织了一次月考,这是开学来第一次考试,一些由于同学们可能还曾经在节日的玩乐氛围里无法收心,再加上马上就要进行中招体育、计算机、实验的加试考试,学生们每天要对这些科目进行加紧训练,时间紧任务重,对在文化课的学习投入的就少了,所以上次考试有的同学考的很不理想,他们希望经过近段时间的调整,来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复习进行一次检验,也争回来面子,所以这次考试不组织,他们有些失落;还有一些同学认为考不考试都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考试也就那样,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担忧,得过且过……
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备、讲、批、复、考是我们教学中常见到的五个环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考试则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和反馈的重要方法。二者的关系应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辅,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考试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其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基础教育而言,课堂学业考试应着跟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与考试手段的关系上,不能本末倒置,而应使考试服务于教学。
试卷已经印制,拉到学校,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什么时间考?如何组织?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权衡之下,我突然有了一种大胆的想法:相信学生!
于是,我把课代表召集在一块儿,和他们共同商量,决定来一次对学生自律品行大检验。明天上午是周四,正好有两节作文课。我想让他们进行无人监考,利用好两节课的时间,把这次试卷完成。希望他们能够认真自觉地进行考试,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也考出自己的诚信,自己的品德。我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同意。
我也在期待明天的结果!
我也希望青春飞扬的孩子能通过这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