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存恨念的人是不会快乐的,但一个经常受伤的人更不会快乐。恨念有时会带来成就感,而因为没有恨念而受伤的人把这种别人的伤害转变为自害,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而持有恨念的人,惯性思维的由恨把伤害归攻于他人。
由单纯到恨念的转变应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和自身身体的适应。 在受到伤害后人们下意识改变少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燃鹅"大部分人在恨念状态下身体保持一个适应的舒适情况。心灵也轻松许多,所以人们更愿意停留在恨念状态。
这些持有恨念的人,多数为了保护自己,其肢体以及心灵上都格外超出躯体常态下的功能发育。在没有希望和援助的情况下人们选择恨年常驻,多数正常人避之恨念,将它归于心败。因为拥有恨念的人会主动伤害别人,而这种伤害又往往被人归功于恨念。
而是在我看来这种伤害相比自私来说,又是多么单纯的伤害。恨念,让拥有恨念的人学会自保而已。
每一个恨念都是一个伤悲,他在赠予健硕躯干的同时又吞噬着灵魂。那些被恨念洗涤的人,却更加纯净。所以,不如说恨念是一种考验。
懂得心疼别人的人,一定恨念过;看清人生边缘的人,一定很念过;已知光阴青胜柳的人,一定恨念过。不管几时,不论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