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笔记本,夏琳的心收缩成一团,这似曾相识的一幕出现在她的眼前。
当年李想最终打动自己的不是当面的告白,而是厚厚的三本相思日记。可以说是写给自己的情书合集,但又不全是,因为它里面还有李想每天的奋斗足迹。
自从陪夏琳买了书,李想就再也放不下这个文静腼腆的姑娘。她的含蓄如诗一样耐人寻味,高雅清新如校园池塘中的夏荷。
直白的倾诉会把她吓跑,于是李想开始用日记来表白。每天记录自己所做所想所念所思,有自己的理想,有对时下事件的看法,有对夏琳刻骨的爱恋,更有对他们未来携手同行的期待。
同时,李想把打工的地点转回了学校图书馆。以前他不愿让同学知道自己勤工俭学,他有自己的尊严。但自从爱上夏琳,他什么都不怕。这些夏琳都明白。因为他去女生宿舍找自己不方便,但是自己有空就去图书馆,他找自己易如反掌。
李想每天提前给夏琳把靠窗户的双人桌子占好,放上她喜欢的书,还有一杯菊花茶水。夏琳到了,他并不打扰。干完活,就静静的坐到夏琳对面,取出笔记本埋头记写。
很长一段时间,夏琳以为他是写图书馆的工作笔记,没有在意。后来发现他写写停下,盯着自己看,那深情的眼神快要穿透自己单薄的身体。难道他写我?夏琳慌的直冒汗。但李想看到夏琳发慌的脸色,也不理会,又蒙下头写起来。
大四的下学期,毕业临近。夏琳想考的北大研究生,却在面试时落选。她心情非常失落。李想和陆倩成了她的倾诉对象。陆倩买了一堆零食,安慰了她好几天,还带她到商场转了转。李想却不同于其他同学,并没有安慰太多。反倒说:“目标仅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不一定都能达到。行不通的为什么不放弃掉,转换一下思维?”
“怎么转换?换成什么?”夏琳嘴巴张的大大的,有点委屈,有点生气。
李想也不生气,更不着急,慢慢的说:“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很多,我们读书是要拿来用的,不是光用来欣赏的。读研究生当然挺好,但不读也没关系,我们当下已经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了。”
夏琳头一次听人告诉她,读书的用处,觉得李想的思想高于自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们开始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李想爱看外国文学,夏琳喜欢古典文学。他们每看一本书都要两人讨论几天,交换看法观点。慢慢的,他们的心越靠越近爱情的小苗已经长成大树。但是夏琳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她知道自己爱上了李想,但家庭差距太大,爸妈一定不会答应。自己是南京城里长大,李想是内蒙农村长大。自己从不知田野五谷的具体模样,李想从不知父兄疼爱的真切感受。虽然自己从没有看不起农村,但承担穷苦生活的思想,她还没有足够强大。
转眼临近毕业工作选择,地点选择,李想坐不住了。他约了夏琳来到校园花圃旁的小亭。
清澈的喷泉依旧不停歇的欢唱,并不理会他人的心情好坏。湖中荷花努力打出各色花苞,等待绝好的时机绽放。李想的心快要烧焦了,他不知自己能不能留住心爱的姑娘。
夏琳终于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