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姐
作为一名资深母亲,孩子发脾气的各种情况,我基本都遇到过,比如:哭闹、尖叫、扔东西、满地打滚……
可能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孩子发脾气,会不知所措,该怎么办呢?是以暴制暴呢,还是可以有另外的方法来解决?
以前的我,只知道对待发脾气的孩子要有耐心,要冷处理,或者转移注意力……
但是,光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喜怒哀乐都是应该被允许的。“发脾气”是孩子正常的情绪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要剥夺孩子发脾气的权力和自由。
记得有一次,接小儿子放学,走到校门口时,他看到卖棉花糖的小商贩,还看到很多小朋友的手里都拿着一大团棉花糖在津津有味地吃着。
他对我说:“老妈,我也要吃棉花糖!”边说边拉着我的手直奔小商贩……
我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路边的东西实在太不卫生了,为了他的健康着想,我硬拉着他离开了。小儿子的生气和哭闹随之而来,但是我并没有妥协。
现在想起,我还依稀记得强硬地拉着他离开的时候,他眼里满含的泪水,以及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渐行渐远的棉花糖的那个可怜样儿,一边走一边大声地指责着妈妈的小气……
孩子发脾气,大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要做的只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并真诚接纳孩子的情绪即可,不必过多的指责。
作为成人的我们,很多时候都还会因为工作上或者生活中的某些事,感到伤心、难过,甚至是大发脾气,所以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没有脾气,整天都是笑嘻嘻的呢?
面对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除了看见和接纳,还要给予孩子倾听和陪伴。
孩子从早上离开我们去上学,直到下午放学,这段时间,在学校里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也会遇到很多无耐甚至是伤心的事情。
每天早上在校门口和孩子分别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真诚是对他们说:“祝你开心!”
美好的祝愿,从清晨开始。
下午,在接到孩子们的时候,我就变身为他们忠实的听众,我会问他们:“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呀?”或者问:“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呀?”……
简单的邀请式问话,可以让孩子们打开话匣子。孩子说的时候,我只需要认真的听就可以了,期间我不会去过多的评价,只会“嗯”、“啊”的简单回应。
这就是倾听的魅力,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需要真诚专注的给予孩子真实的反馈,并给予他们简单的回应就可以了。走进孩子的内心,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我也经常会犯错,直到今天,我还在后悔发生在上星期的一件事。
那天晚上,我把车开到停车场,找到车位停好,熄火,下车后,发现两孩子吵了起来。
问了一下原因,才知道:大儿子最后下车,随手就把车门关了,但是小儿子希望由他来关车门,大儿子则认为:“谁关不一样呀?”
小儿子对此非常不满意,大发脾气,对他哥哥是拳脚相加。
我经过劝架无效后,学着小儿子的样子,轻轻的踢了一下他的屁股,这引起他更加的不满,于是他的反应更加激烈……
这件事过后,我一直在反思,原本简单的事情,是不是我把它搞复杂了?因为才刚进家门,大儿子已经原谅了他的弟弟,而我还在为大儿子愤愤不平。
如果当时我能真诚的接纳小儿子的情绪,轻声地问他:“你想关车门,但是没有得关,所以你生气了,是吗?”
如果我听他说出内心的想法,感受他真实的感受,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
如果我当时不生气,只是把他轻轻抱住,沉默的感受他的愤怒,倾听他内心的声音,他的怒火会不会因为“被看见,被接纳”而慢慢熄灭呢?
然而没有如果,我现在有点期待孩子发脾气,好让我实践一下,运用所学应对他们的脾气。
通过学习,我知道孩子可以发脾气,妈妈也可以发脾气,统统都不需要完美。
但是,我们需要真实的,学会带着爱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学会倾听,学会陪伴,并尊重孩子和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