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山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用山楂制作的风味食品如冰糖葫芦、山楂片、山楂糕、果丹皮等颇受人们青睐。关于冰糖葫芦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传,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身体衰弱,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却不见效,于是张贴黄榜招医。

    后来,有位民间郎中献方,以山楂加红糖煎熬,每餐饭前食五至十枚。半月后,贵妃的病竟获痊愈。后来,这种酸脆香甜的糖山楂传入民间,成为冰糖葫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楂入药,始见于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最初是用山楂煮汁洗漆疮。自元代朱丹溪发现山楂有消食的功用后,山楂才成为临床常用之药,被广泛应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健胃、行气散淤。《本草纲目》中记载,一小孩因食积不化,面黄肌瘦,腹胀如鼓。他在山上无意中采食了很多野山楂,食之至饱,回家后即大吐痰水,其病遂愈。所以,《本草纲目》谓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草图经》中说山楂“治腰痛有效”,并且“核有功力,不可去也”。据说光绪皇帝患有腰痛病时,清宫御医曾用“山楂核,瓦上焙焦,研末,每服三钱,用老陈酒冲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话说,悟饭住处所在的小区里有一个老太太,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蹲在门口摆摊,卖些西瓜、萝卜、青菜,卖相都不是很好,想来应...
    李秦的个人生活阅读 372评论 0 2
  • 提起“山楂”。 很多人嘴巴里可能已经泛起“酸水”——想到了冰糖葫芦! 山楂一直以口味酸爽、外表清纯饱受大家的喜爱。...
    臻象阅读 350评论 0 0
  • 2019.11.5周二 我又开始焦虑,焦虑不安。 因为平衡,因为公平,因为内心的不满足。我不想每天早出晚归的,看到...
    45度的远方阅读 56评论 0 1
  • 如果你强烈的需要忘掉一个人。 说明你在自欺欺人。 如果你真的忘得了。 你又何苦再来知乎问一遍呢。 你自己扪心自问,...
    月光下的小手阅读 676评论 0 51
  • 人的思想,因为所处的环境变化而变化,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李菇娘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