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涉世未深,读《平凡的世界》,有点儿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加之岁月的代差,去设身处地地理解主人公的当时选择,确实有些难度,用歌词“初闻不知曲中意!”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12年后,再读《平凡的世界》,从主人公的起伏的命运中,看见了自己,似有如出一辙之感,那种“再闻已是曲中人”的体悟甚是强烈!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以宏阔激荡的历史背景,来讲述一对兄弟成长的故事。书中的哥哥叫孙少安,弟弟叫孙少平,家住黄土高原上的双水村。孙少平象征着“理想”。早在贫困不堪、饥寒交迫的的青春期,少平就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劲头,他决心即使一辈子平凡,也绝不能庸庸碌碌,所以一直坚持自我教育。田晓霞的友谊给了少平许多帮助和慰藉,田晓霞经常从家里给少平拿书报看,开阔了他的眼界,提升了他的格局。孙少平中学毕业之后,短暂地回乡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最终,不顾家人的反对,到黄原城去闯荡。在黄原城里,孙少平混迹在初代的农民工之中,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波折,但他坚持了下来,同时修身养性,以一种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姿态坚持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心的道德准则。后来,少平和考上大学的田晓霞重逢,两个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没过多久,一个赏识少平的前雇主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到煤矿当工人,孙少平从此进入了“吃公家饭”的队伍。煤矿的工作紧张、危险辛苦,但少平承受住了考验,体会到了劳动给人带来的尊严。不幸的是,打击接二连三地到来,关心少平的师傅意外去世,田晓霞因为救人牺牲了,少平在井下救人受了重伤。死里逃生之后,少平拒绝了大城市的工作和爱情,带着脸上的疤痕回到了煤矿,回到给予自己无限温暖的惠英嫂和孩子身边。
孙少安代表着“现实”。少安一直生活在家乡的村里,他是固守家园、脚踏实地奋斗的代表。孙少安从来没有想过外出探险,从回家务农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打算当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对待爱情他同样不存幻想,他拒绝了村支书的女儿,找了一个不要彩礼的姑娘当媳妇,和她一起生儿育女,过着贫穷却甜蜜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少安知道县城中学扩建缺人手,所以借钱买了骡子和车去拉砖头,一次性赚了2500元钱。拉砖头的经历让少安敏锐地发现了社会对于建材的需求,他从小砖窑起步,建造小砖厂,又承包了大砖厂,生意越做越大。发达之后,他没有忘记家乡,把钱投到了村里的小学上面,给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也因此,孙少安当选为新一届的村民委员会主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举棋不定、左右徘徊呢!生活就是这样: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就是这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哪儿也去不了。在书中,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个兄弟性格迥异、反差极大。他们一个激越,一个踏实;一个抬头看路,一个埋头拉车,但他们又是一体的,代表着在奋斗道路上的“理想”和“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同一个人,是作者路遥刻意安排的一枚硬币、一个手掌的两个面。他们经历苦难,因为自强不息,得到了生活的馈赠,也成长成了更好的自我。
通过讲述孙少平、孙少安的这些故事,路遥讴歌了人在面对苦难迸发出的人性之光,同时还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人生?路遥认为,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奋斗过程。奋斗不一定是宏大的,甚至也不一定是有形的,它也可以是突破自我限制的努力。路遥还描绘了幸福的含义:幸福无关金钱,更多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真情实意。
在《平凡的世界》里,只要春天不死,生命就不死!
愿你我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