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每一天的成就,更不要低估每一日的积累,我们要的是持续生长。
今日关键字: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顾名思义就是像上帝一样拥有可观全局的视角,比如可以知道哪里堵车、哪里又道路畅通,从而我们就可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了。
01
困惑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类似下面这样的困惑:
1.
我们去一个卖衣服的店里转,转一圈之后发现并没有自己喜欢的款式,于是就准备走了。
这时热心的销售员来了,她又是给你倒水、又是给你沏茶的一通热情攀谈之后,开始夸你好帅或好美、衣服还刚好合身,就这样不停地忽悠忽悠你便忍不住剁手把衣服买了。
然而回到家后你却发现其实自己对这件衣服并不喜欢,以至于之后就再也没有穿过,只是每次收拾衣服的时候看见一次就后悔一次。
可谁知不幸的并不是你买了一件衣服从来没穿过,而是等到下次同样的情况发生时你还会习惯性的再次被忽悠,屡试不爽就这么神奇!
2.
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觉得自己年轻时真是很傻很天真,为何根本不是事的事当时差点就让自己想不开要上吊要跳楼?
比如失恋呀、考试没考好、被公司辞退、再或者只是被领导说了几句。。。
时光荏苒多年之后的今天再回想,我们都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子,这都是些啥平常事、小事嘛,可当时为啥就想不开要寻死呢?好幼稚。
3.
还有一些朋友嘴上说是爱阅读、爱看书,但是为什么看一本就能看上他半年,恨不得把整本书都背下来。
看的时候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然而花了大半年终于把它看完,最后却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个啥,前面看后面忘到头来根本给别人都讲不清楚?
等等类似的事情实在是不要太多,但你想过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
我觉得呀,这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视角有问题。我们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每每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格子里,而并没有跳出来站在外面看。所以就会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想问题老是带有片面性。
你想啊,
当你看风景的时候,如果你站在 1 楼、2 楼、5 楼、10 楼、50 楼和 100 楼看大街,角度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越高眼界越宽、看的越全越准确,这就是「上帝视角」。
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往往能纵观全局、妥善处理一切。
02
破局
下面我再对标刚才这三件事给大家讲一讲到底怎么运用这个上帝视角?
1.
我知道我来这个店是干嘛来了,想买衣服、想买啥样的衣服,主要根据来之前的想法走。
当然如果真有什么超出所想的新发现,那就要自己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而不是被销售员忽悠带着思想走。
坚定的按照你自己的思想走,自然就破了第一个局。
2.
如果你懂得人生之路是跑马拉松,路上有惊喜也有很多烦恼,那你就应该明白恋爱和失恋并不一定只有一次也不一定必须有几次,这要看缘分以及恋爱双方的真心努力程度。
考试,是我们这辈子躲不开的话题,小到上学时的月考、期末考,大到高考、考研或考公务员这种要决定人生方向的考试,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你要懂得的是他们虽然很重要,但是跟我们一生的长河相比,这充其量也就是一层大一点的海浪,人生的机会或者是选择转身的机遇实在是太多太多,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次。
还有你现在所干的这个、要靠它来吃饭的工作,其实也只是你职业生涯这条长线上的一个点,而你的职业生涯也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已。别说你是公务员、或在研究所工作这种铁饭碗,如果真要和你的职业生涯这条长线来比较,它也只是线上的一个点,更或者充其量就是一个线段。
所以不要想不开。
3.
我有个「毛病」,每次看书总喜欢看目录,就因为这个习惯还总被媳妇调侃:你咋又开始看目录了、都看了第几遍了啊?
然而我还真是一时半会改不了这个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不打算改了,因为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啊。
因为一本好书,它的书名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点,而整个目录其实也就是主架骨,正文才是血肉。所以要想看完一本书后知道作者要表达啥中心思想,你好好看看这个目录就够了,这样第三格局也破了。
你看啊,简简单单举了几个例子,就戳中了不少朋友的痛点。然而经过我这么一一破局,大家是不是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所以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吧,遇到事永远要站在事情本身的局外来看、来想、来分析、用上帝视角。
凡事你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你才能更好的主动处理好事,而不是被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希望大家平时能多锻炼自己的这个能力,举一反三逐渐地掌握这种思维。
相信我,学会「上帝视角」后你将受益无穷!
PS:公号后台「点击原文」感受一下上海的航拍全景荟萃吧,美到爆!
上帝视角就是类似这样俯瞰世界、掌控一切的存在。
本文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持续生长」,欢迎关注第一时间获取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