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这个大学里,除了板峰和他比较要好外,他再也难以找到能和他同行的人。在绘画观念上,他倾向于写实和抽象相结合的方式来描绘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在现实问题上他则更倾向于逃避,他是个保守派,但是并不冥顽。他是个多重性格的人,但是他总是气愤和无奈于他人总是看到他一面的个性。他爱他自己,但是并没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有自知之明同时又有着一种高傲的气质。他不甘于平庸,并试图摆脱平庸,而如今他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
他不再是人群中的蝇营狗苟了,这得益于他的草原之行。这还是他在父亲反对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呢。他的父亲为什么反对呢?因为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在大城市发展好出人头地,他把他掌握在手心里,当他得知儿子一意孤行地离开了走远了之后,他怒不可遏,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的现实。
但是他还是去了而且收获了,他的父亲没说什么,只是表明他接受了。他很难逃离这一切可他还是渴望逃离,而他最终却只能暂时逃避这些。
他不喜欢社交,他知道和同学在一起要说多少废话。他知道这些废话是多么地摧残着他的个性。他不想变成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他不想和别人一样。他逃离这些,却又无处躲藏。
他听着科本发出无力的高音,他欣赏列侬抒情式的摇滚乐。他骨子里还是个叛逆的青年呢。可他的叛逆又表现在哪呢?他读着北岛的诗——是那么得悲伤又有力,仿佛又找到了对抗的方向。
他渴望得到认可,渴望获得声誉,但是他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带有功利性的颜色。他向往艺术的纯净,只有单纯的人才能创作出杰作。他摒弃实用主义,所以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现在,太过物欲横流了,同学们爱名牌,追求一些虚无浮华的东西。他们甚至不爱艺术,不爱学习,更不爱思考。那天,他坐在佛学的选修课课堂上,听到老师无奈又愤慨地说道:人不可以活得像蝼蚁一样,然而我们有的同学又何尝不是和蝼蚁一样呢!每天局限在自己小小的天地里,完全看不到外面的大世界,更领悟不到人生的大智慧。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追求一种存在的意义的,不能虚度着自己的光阴做些无所谓的事情……
晨晖也以一个老者的姿态思考着:是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真正该做的是什么呢?
他看到宿舍其他的人有的整天就在打游戏,毫无斗志,活像一具滩死的死尸。这种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呢?还有的人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甚至还和别人打架。这种人的意义又何在?他读着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终于像找到了知音似的十分赞同叔本华的观点。和他人无谓的社交真的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啊,原来真正有智慧有内涵的人很难被愚昧的大众发现啊……他只有在读书,创作的时候才体会到自己的才疏学浅,所以读书,创作能更加激励他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