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做功的是锂离子,开始使用前3~5次充电一般称为调整期,应充满或90%以上,之后不过充过放过温,多浅循环,少全循环,多慢充,少快充,既保证充沛激活锂离子的活性,又保证锂离子移动的均衡性。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但有很强的隋性,在使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时不时应给予充沛激活后(全循环),才能保证电池达最佳效能。
事实上,浅放浅充对于锂电更有益处,只有在产品的电源模块为锂电做校准时,才有深放深充的必要。所以,使用锂电供电的产品不必拘泥于过程,一切以方便为先,随时充电,不必担心影响寿命。
如果在高于规定的操作温度,即40°C以上的环境中使用锂电,电池的电量将会不断的减少,即电池的供电时间不会像往常那样长。如果在这样的温度下,还要为设备充电,那对电池的损伤将更大。即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存放电池,也会不可避免的对电池的质量造成相应的损坏。所以,尽量保持在适益的操作温度是延长锂电寿命的好方法。
针对动力电池而言,大功率快速充电或行驶过程中的纯电动汽车同样需要冷却液循环冷却电池组,以有效散热而降低电池工作温度(氧化反应),确保充放电温度控制在55~60°C以下。在夏天的高温天气下,尽量选择非阳光直射的充电车位,最好先把车熄火10分钟,等电池温度降下来一些,再开启充电。
快充会加速电池电芯极化。这个状况可以这样解释:快充状态下相当于快速往杯子里倒啤酒,倒的速度快了,会导致泡沫多啤酒量少。慢充状态则相当于缓速往杯子中倒啤酒,泡沫少而啤酒量多。极化的意思是当汽车电池有大电流通过,会产生电池电极偏离平衡电池电极电位的现象。快充会产生大电流,也是致使汽车电池电芯极化的重要原因。
快充容易产生析锂现象会致使锂离子减少,最终致使汽车电池容量下降,进而对汽车电池寿命有影响。快充之后,让汽车电池短暂地进行休息,电池中的锂金属会重新变回锂离子,临界温度也会恢复到正常的数值。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长时间慢充,结合短时间快充补电,不必刻意追求用一种充电方式。
养成使用电池的良好习惯,不仅能让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久,也能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稳定从而驾驶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