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重要的事,孩子也会认为重要。当孩子有事找你时,你头也不抬的玩手机。这传递了一个信号,他的事没有你玩手机重要。他会试图做很多其他的事,来引起你的注意力。
因为孩子需要被关爱,所以他得到关爱的方式,可能会成长为他人生中的一个模式。
例如,他认为成功能获得关爱,那么他走向社会就会追求成功。而他认为道德约束能获得关爱,那他就会更加注重道德。
而获得关爱,也就是孩子获得了快乐。家长的陪伴与关爱对孩子来说是积极的刺激。
所以问题家庭更容易出问题孩子,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模式不对。中国人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用惩罚的痛苦来约束孩子不去做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暴力对孩子能起到积极作用,暴力可能会使孩子觉得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这和由关爱鼓励引导的积极刺激是两个方向,没有对错,只有特定场景下适合不适合。
问正确的问题,简单的问题,最根源的问题。
在中国成长,价值观早晚都会受到挑战,尤其在官场。正直诚实有时候没有用武之地,反倒带来灾祸。
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以美德为立身之本,但是却在潜规则之下挣扎,这是令人痛苦的事。
但美德的存在,正是人的理性和社会性综合的结果。可以说,怎么样体制的社会,就会有一套怎么样的主流美德系统,或明或暗。
人都是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来遵守某种社会规则,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么关于孩子的幸福,他应该追求什么?追求利益还是追求不违反道德约束的利益。
在道德的约束下,怎么样追求利益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被教育成习惯坑蒙拐骗,而且善于逃避法律和当事人的惩罚,他会幸福吗?
违背心中的法则必然带来不适,而道德中有哪些是先天形成的呢?
如果是后天形成的,那灌输了错误的道德法则和价值观,显然对他自身的影响不大。当然如果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左,那么迟早会和现实发生碰撞。
世人皆浊我独清不好,世人皆清我独浊也不好。看来教育的目的,是熟悉社会公认的道德法则,当然对潜规则还是要了解的。因为真实是最重要的。
当然道德法则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变更,或许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道德是起源于人性和社会性,人性都大同小异,但适应了中国的规则到了美国或许不同。
我们是坚持美德的一致性更重要,还是承认现实有许多矛盾,随机应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