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一本巨厚的书,算是教材了吧,很多学校的专业学生也在用。
什么叫读完呢,是把每一章都看过,还把最后的选择题问答题都做完。虽然成绩不高,拿到学校了也就是个B或者C的水平,但还是有成就感的。
因为读大部头是阅读的一个门槛,跨过了这道门槛,风景无限好。
总结了一下过去,我把阅读分成好几个阶段:
1.童年阅读
这个时候基本是大人给什么,自己就看什么,还处于摸索期。
2.课外书阅读
在学校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我当时选的是家里的金庸和古龙作品。
3.青春期阅读
这个时候的阅读空间更大了,什么都可以看,我选的是网络小说,各种各样的网络小说。
4.大学学习
大学时期,各种课程都会用到各种书籍,全是知识硬干货,是一个黄金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最舒服的学习阶段了,因为一旦不学,马上就有人告诉你,比如老师会告诉你,考卷会告诉你,成绩会告诉你,同伴的优秀表现也会告诉你。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是非常自然、顺利的。
5.后大学学习
可惜毕业之后,就没人逼着我学习了,一切靠自己,最开始的时候没怎么读书。后来又有各种自媒体,短文章,还有好多娱乐的内容,就更不容易读书了。
6.飞机读书
有时候因为工作等原因要出远门,那会儿飞机不能玩手机,我就带一本书,或者在机场买一本书,靠坐飞机的时间来看书,效果还不错。而一旦下了飞机,阅读进度又会减缓。
7.畅销书
后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要求自己看书,买了各种书。最后能成功看下来的,都是所谓的畅销书,也就是同年代的人写的,而且写法上非常照顾普通读者,一个干货搭配各种故事。
8.第一次读大部头
读了一些畅销书,我想自己做个突破,就买了一些经典书,像几十年前人写的,教材或者大部头。但是翻了几页就放弃了。
9.第二次读大部头
后来发现S晨读营,这是一个专门读大部头的地方,书籍作者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咖,比如投资圈的格雷厄姆,心理圈的津巴多等等。自然,他们的作品一点都不亲民,没有那么多娱乐用的故事,全是干货和硬货。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是就这样一点点啃,一路做笔记和思考,我也陆续读了一些大部头。
10.去畅销化
大部头的阅读进度是缓慢的,但是稳定的。而且每天读大部头有个上限,过了上限就无法有效阅读了。这种时候,就得读点别的书。我还看小说,和一些自己觉得好的书籍。这个时候,我对好书的标准有了一些改变,尽量不选择畅销书,因为很多畅销书都活不了太久。而是选择那些真正有料的人写的,而且是用心写的,干货比故事多的作品。
目前这个极端,我也比较满意,希望能保持住,然后继续探索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