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10个阶段

最近读完了一本巨厚的书,算是教材了吧,很多学校的专业学生也在用。

什么叫读完呢,是把每一章都看过,还把最后的选择题问答题都做完。虽然成绩不高,拿到学校了也就是个B或者C的水平,但还是有成就感的。

因为读大部头是阅读的一个门槛,跨过了这道门槛,风景无限好。

总结了一下过去,我把阅读分成好几个阶段:

1.童年阅读

这个时候基本是大人给什么,自己就看什么,还处于摸索期。

2.课外书阅读

在学校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我当时选的是家里的金庸和古龙作品。

3.青春期阅读

这个时候的阅读空间更大了,什么都可以看,我选的是网络小说,各种各样的网络小说。

4.大学学习

大学时期,各种课程都会用到各种书籍,全是知识硬干货,是一个黄金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最舒服的学习阶段了,因为一旦不学,马上就有人告诉你,比如老师会告诉你,考卷会告诉你,成绩会告诉你,同伴的优秀表现也会告诉你。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是非常自然、顺利的。

5.后大学学习

可惜毕业之后,就没人逼着我学习了,一切靠自己,最开始的时候没怎么读书。后来又有各种自媒体,短文章,还有好多娱乐的内容,就更不容易读书了。

6.飞机读书

有时候因为工作等原因要出远门,那会儿飞机不能玩手机,我就带一本书,或者在机场买一本书,靠坐飞机的时间来看书,效果还不错。而一旦下了飞机,阅读进度又会减缓。

7.畅销书

后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要求自己看书,买了各种书。最后能成功看下来的,都是所谓的畅销书,也就是同年代的人写的,而且写法上非常照顾普通读者,一个干货搭配各种故事。

8.第一次读大部头

读了一些畅销书,我想自己做个突破,就买了一些经典书,像几十年前人写的,教材或者大部头。但是翻了几页就放弃了。

9.第二次读大部头

后来发现S晨读营,这是一个专门读大部头的地方,书籍作者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咖,比如投资圈的格雷厄姆,心理圈的津巴多等等。自然,他们的作品一点都不亲民,没有那么多娱乐用的故事,全是干货和硬货。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是就这样一点点啃,一路做笔记和思考,我也陆续读了一些大部头。

10.去畅销化

大部头的阅读进度是缓慢的,但是稳定的。而且每天读大部头有个上限,过了上限就无法有效阅读了。这种时候,就得读点别的书。我还看小说,和一些自己觉得好的书籍。这个时候,我对好书的标准有了一些改变,尽量不选择畅销书,因为很多畅销书都活不了太久。而是选择那些真正有料的人写的,而且是用心写的,干货比故事多的作品。

目前这个极端,我也比较满意,希望能保持住,然后继续探索新的阶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