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随想丨如果未来已确定,人们的选择是否还有意义 2

如果未来已确定,人们的选择是否还有意义?再问AI,它答曰:(深邃版)

宿命之海上航行的船:论确定未来中选择的意义

倘若未来如一卷早已写就的剧本,每一幕每一字都已确定无误,那么此刻选择喝咖啡还是茶,努力还是懈怠,爱还是恨,是否只是按剧本上演的徒劳表演?

这一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古老谜题,至今仍在叩击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困惑。

然而,即使未来在某种形而上的意义上已然确定,人的选择依然充满深刻意义,

并非因它能改变终极结局,而因为选择本身构成了体验生命、定义自我、赋予存在以价值的根本方式。

从哲学视角看,“未来确定”未必剥夺选择的意义,反而可能重新定义意义的来源。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并非简单对立,许多哲学家走的是相容论道路。

如斯宾诺莎所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意识到雨水必然落下,选择带伞而非咒骂天气,这种基于理解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自由。

大卫·休谟更进一步,将自由意志定义为“按照自身意愿行动的能力”,即使这种意愿本身由先前的因所决定。

在此框架下,选择的意义不在于创造原本不存在的未来,而在于它是"我之为我"的必然表达——我的性格、价值观、理智与情感在特定情境下的必然呈现。

即使在一个完全确定的宇宙中,选择依然是主体体验的核心。

人们并非作为旁观者冷眼阅读人生剧本,而是以主角身份沉浸式体验每一个抉择时刻的痛苦与喜悦。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领域接受决定论的同时,在实践领域为自由留出空间:人们必须好像拥有自由意志般去生活、去选择、去承担责任。

这种“仿佛哲学”揭示一个深刻真理:人类生存的体验本质是第一人称、主观的。

每一次抉择都在塑造自我,即使这种塑造本身也可能是被决定的,但这绝不减损对于我这个主体的内在意义。

在实践层面,选择是赋予生活以目的与创造的关键。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极端困境中发现,即使所有外在自由被剥夺,人仍保留选择自己态度的最后自由。这种选择赋予了苦难以意义,也证明人类精神的超越。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数选择编织生活的叙事:选择职业道路、选择爱人、选择坚持或放弃。这些选择串联起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

叙事心理学告诉人们,通过故事理解自我与生命。每一个选择都是故事情节的关键转折,它回答了“我是谁?”“我为何而生?”等根本问题。

未来或许已定,但理解、解释与体验这个既定未来的方式却通过选择得以实现。

甚至从最激进的决定论视角——某些科学观点认为宇宙初始条件加物理定律足以决定一切——选择依然具有不可还原的意义。

神经科学家可能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但正如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所指出的,这种幻觉本身是一种进化的有用的建构,它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选择的意义不在于形而上学的自由,而在于它的功能的角色:它协调行为、规划未来、建构自我模型。

总结,未来是否确定,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可能永无答案。但进行选择是人类不可回避的生存论条件。

因此,选择的意义,最终超越了与“确定性”的对抗,而升华为一种存在的仪式:

它是意识的加冕礼:

选择,是渺小的人类意识向沉默的宇宙宣告“我在场”的方式。

它是我们从必然的物质世界中,开辟出的一个属于理由而非仅仅原因的领域。

它是身份的锻造炉:

你不是由你的终点定义的,而是由你走向终点的每一步抉择所定义的。

在每一次选择中,你都雕刻了“自我”的雕像。

它是向虚无的挑战:

即使在一个可能没有终极意义的宇宙中,选择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的创造。

它如同在虚空中点燃的一盏灯,灯光所及之处,意义便随之诞生。

选择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否撬动一个预设的未来,而在于它本身就是我们回应存在之谜的最深刻、最庄严的方式。

如果未来完全确定,人们或许无法选择最终的目的地,但人们依然在选择航行的方式:

是怀着恐惧与抱怨被拖向终点,还是以勇气、智慧与尊严扬帆起航?

是在被动中虚度光阴,还是在主动选择中充分活出每一个瞬间?

希腊斯多葛学派哲人爱比克泰德精辟地区分了人们能控制与不能控制的事物,劝人专注于前者。

即使宏观命运已定,人们如何回应命运——这种选择权始终在自己手中。

无论幕布之后的真相如何,当我们在生命的舞台上,真诚地权衡、勇敢地决断、并承担其后果时,我们就在那一刻,为这个可能沉默的宇宙,赋予属于人类、璀璨的意义。

因此,在宿命论的海洋上,人的选择并非无意义的挣扎,而是那艘船航行其上的方式——是调整风帆的角度,是水手们的协作与勇气,是航行中经历的日出与风暴,是最终赋予航程以意义的全部体验。

未来或许已写在星辰之中,但选择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将冷漠的宇宙定律转化为属人的、有价值、有温度的生命故事的伟大艺术。

如果人们无法选择终点,那么至少可以选择姿态——而这姿态本身,便是意义对必然的辉煌胜利。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五年  八月

意义与价值,始终由自己定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