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两厚本沉甸甸的文字,思绪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
那时的我们正是十四五、十五六岁的少年,怀揣着梦想,经过中考的筛选,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信满满,从全西平县汇聚到杨庄高中的实验班,此后与我们相伴三年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便是庞老师。三年高中,班主任的影响自不待言。如果说班级的数学老师决定了学生的成绩的话,那么语文老师则帮助构建了学生的思想、情趣和修养。说庞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恐怕也不为过。
现在还依稀记得庞老师在课堂上朗诵自己文章的身影,仿佛手捧着稀世的宝玉,抑或是初生的婴儿,全心投入,声情并茂。我们或认真、或好奇、或心不在焉地听着庞老师的大声诵读,不自觉中被他的感情与思绪所感染。他对文字的喜爱也传承到学生的身上。高中三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庞老师强制实施的“每天一文”,要求大家不论长短、体裁,每天都要写一篇文章。当时这对于很多同学是苦差事,等于是逼着大家每天要阅读、思考、锤炼。这种经历不单单是文字、语言能力的锤炼,更可贵的是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进而推动思想的跃动。现在回忆,这三年的锻炼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研究生学习了七年的机械工程,而后转学经济,进入机关,主要是靠文字功夫立身,这得益于高中三年的日积月累。
给我留下很深记忆的还有,庞老师作为班主任,每天一大早跑到男生宿舍给大家“叫早”。无论寒暑,逼着我们按时起床晨练、早读。那时,勤学苦读对于一些自律性强的学生而言,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多数同学还是对学校和老师刻板的管教有所抵触。如今回头看,很多人恐怕都希望老师当年对自己要求再严点,后悔年少不知愁滋味,当初付出不够。
现在读起老师当年以及后来又创作的文章,更多了一番感受。文如其人,这些并不华丽、精巧的文字,却一枝一叶总关情,贯穿了浓浓的百姓情、故乡情、亲人情、师生情。阅读这些文字,仿佛也看到了我们自己人生过去或未来的某些镜头与画面。
——百姓情。一篇《脊梁》,尽透出读书人的情怀。当年我们这些同学,大多是农民的孩子,出生寒门。如今很多职业上远离了田地,心里也与乡亲百姓产生了距离。老师文章中饱含的百姓情怀,着实让我们汗颜。不论走到哪、做什么,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是老百姓的一分子。
——故乡情。老师经历独特,故乡成为他魂牵梦绕之所。《故乡井》、《故乡的河》、《故乡情思》、《花山》,一篇篇对故乡的追忆,传递出持久不变的故乡情思。如今的我们大多天各一方,远离故乡,能在一个城市相聚已属不易和幸运。我们无法经常亲近故乡的泥土,但萦绕心头的也总是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情。
——亲人情。二十年后,我们基本已成家生子。读《慈母心》、《奉母》,不禁眼眶发红。当年我们的父母正是壮年,转眼已进入暮年,甚至有的已经作古。侍奉老人,关键是“奉”,因为不仅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是发自内心的顺从与尊敬。如今我们物质上有多有少,但都已说不上匮乏,可精神上对老人的侍奉都做得欠缺。读《妻》,看看身边的妻儿,更提醒我们要珍惜家庭,尽好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师生情。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经历了很多老师,其中有一些老师会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没有老师的培养,我们走不到今天,他们是我们一路走来的“领路人”。读《新竹》、《跋涉》、《校园歌声》、《怀恋》、《感动》,老师的心声跃然纸上。由于学生的怠慢,不少老师多年未闻音讯,也未曾问候,但始终难以忘怀,内心深处一直挂念。
庞老师此次来京,将多年所作的文章托付给我们。这是他的心血和情感所寄,我们深感诚惶诚恐。我们与老师一起商议,先内部结集,合适时机时再公开出版,老师甚慰。期间,讨论给文集起个名字,大家不约而同还是想到了《新竹》这篇文章,建议以此为题,定名为《新竹集》。当年老师就把我们这批学生喻为新竹,期望我们有朝一日破土茁壮、挺拔生长。如今,我们都在走向不惑之年,但也难说已成长为郁郁葱葱的绿竹。不过,我们愿永作新竹,保持新竹的生机与活力,保持新竹的期望与憧憬,保持新竹的正直与气节,好好生活,努力工作,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栽培。(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