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1) 儿 时
周维旭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就有了病。说具体些,妈妈小时候就有病了,妈妈究竟是什么病,也没有人了解清楚,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四处求医,治疗无效,确切的说,没有钱给妈妈治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搞不清楚是什么病。这也许妈妈还很小,分不清楚什么叫做病。
那时候人们把乙肝病叫做痨病,只要得上这种病是治不好的,周维旭很小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到大奶奶说过这样的话。他有两个一母同胞的哥哥,两个哥哥对妈妈的病也尽力了,就是没有钱把妈妈带到大城市大医院检查确定到底是什么病情?这是最大的遗憾。
他的爸爸,在祖父的庇护下长大的。童年时期也没有在故乡——周家湾生存,父亲随祖父逃难到李家口子,在那里居住了十多年,并且读私塾,学业成绩优秀。由于家住的偏僻,也没有把文化派上用场,只能以个人自用,读古文,看小说,自己享受!
读书人知道读书的好处,所以父亲让三个儿都上了学,大哥中学毕业就得到了分配。这时候父亲就卸力了,把家里的主动权交给了大儿子周维民。
周维民很像父亲的为人,不爱管闲事,在“维”字辈上唯有他最大,爷爷也非常关爱他,所以好多种家务活,都让爷爷干了,爸爸和周维民就是一介书生,爷爷为有文化的儿子和孙子而骄傲。
有文化的父子俩看到前辈一个人包干农活,很同情,他们争取干一些农活,怎么努力干效果都不是太好,更不能干到位。因为,爷爷是农业能手。
那个时候周维旭哥仨还很小,大哥比二哥整整大十二岁,二哥比他大四岁,以此推论,大哥比他大十六岁,相当大哥与爸爸的年龄差距。按这个比例来说,大哥比他大了一辈人的岁数,大哥又是人民教师,他对大哥说的话那是言听计从。
爷爷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随了祖上,家教比较严,“仁义礼智信”是爷爷给他哥仨从小就传诵的内容,并且也按照该内容做到了70%。旧时期的人,只要儿子长到十六、七岁就可以成家,而且家里的一切事务都由儿子管理,培养其早点立业,父亲再有能力也是退居在第二线。因此爷爷给父亲传给了家庭管理权,十六年后,父亲又把权力传给了大哥。爷爷在世时无论是爸爸掌管家事也好,大哥掌管家事也好,爷爷在一边儿还是起辅助作用。爷爷去世后,他家的生活水平就逐渐下降!
周维旭小时候就听话,生活水平高低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什么生活为追求点。
大哥,琴棋书画样样俱全,大哥是他的启蒙老师,也是他一生的楷模,他是大哥的忠实追随者。因为师徒两人在一个家里生活,师傅无论干什么事情,徒弟都在身边紧随着,竟然成了师傅的影子,当师傅拉二胡的时候,徒弟心里也在模仿,有时候失去了把控度,在那里摇头晃脑,他最终还是学会了拉二胡,师傅写的一手好字,徒弟也跟着学习,虽然没有师傅写的那么好,但也能够过得去,年头节下拿起毛笔也能写上几幅对联,贴在瑶门口门框的两侧和上门槛,也很顺眼。
他根本不知道啥叫穷,一家人跟“穷”字打交道,十岁露头的小毛孩子也学着理财,到了春节家里人给他块二八毛的压岁钱,不见他拿出来购置像样的东西,一个念头,看我每年能挣来几块压岁钱,等到何年何月到底有多少压岁钱,这不是个估计数字,也没有往心里去,只是一个劲儿的将一年一年的压岁钱留在没有别人知道的地方。据估计等到他长大的时候也要去做一番事业,从理财的角度看,最起码能做生意。
随着时间的过度,家庭人员逐渐增多。古人说的好:“树大必分枝,人多定分家。”按照人间常规一个家庭分家的时候,首先把大儿子先分出去。一个家庭成员增加的比例,首先是老大的成员增加的比例要占的多。大哥分家另立门户了,过自己的独立家庭生活。
他和二哥在一起住家,当然父母亲也在这个家里。此时的二哥也已经成家了,毫无含糊的这个家的主持人就该二哥了。说实际话弟兄三个人,只有二哥在农田里消磨时间最多。
二哥书读到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得了病,不知是什么病,他老感觉到眼前头有一、二里远的距离处,有N多个鸽子在飞。这个现象能维持很久,当他不向远处看的时候就开始头疼,有时候头疼的自己都把控不住自己的身体胡乱走动,有时候碰壁。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都不放心他走在学校的路上,他只能放弃求学的机会。在农村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慢慢的总结经验,施展竟有的才华。
当二哥接管了家庭事务的两年后,又出现了头疼头晕的现象。父亲二次接管了家庭。直到二哥病情好转,慢慢恢复了正常人的思维和做事,重新又接管了家庭。
这个家先后被这爷儿俩交替着管理家庭,又赶上了十年九旱的阶段。家里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低下。
母亲是个久病之人。生活水平低下,对于一个久病之人来说,抵抗力自然下降,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对于经济非常紧缺的家庭来说,有了病人,真是雪上加霜。凭周维旭的个性,有多大的困难,天塌下来也得要去照顾病人,为病者着想呀!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医疗水平没有领先条件,村医、乡医对复杂病症,下不了定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的学识决定了他们的决定权。他只好启发父亲和二哥四处借钱,带母亲去本县医院求医,大伙儿以无能为力而告终。
作为一个小孩子家对于这么大的事情启发大人去做,只能是辅助的语言!
母亲的病别说是去医院治疗,就是辅助医治——生活水平提高一些,也不至于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一位患有严重病的人跟着一家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别说是有病人,就是身体比较单薄的人,也难以支撑得了,也会熬出疾病来。令人失望的生活水平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烙印,也增添了莫大的动力。
努力学习,再学习!古人有这样一句话:“明知书中有黄金,高照明灯下苦工。”这句老话促使着他在学业上的努力,小小年纪他知道挣钱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他决心要在书中找到黄金,为母亲治病,提高生活水平!努力!努力!再努力!还有其他挣钱的门路,对于他这个的年龄段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模糊。他就看中了读书这个平台。
他看着疾病缠身 、有气无力的母亲,假装微笑着对母亲说:“妈妈我听你的话了,我努力学习,在书中找到黄金,我把黄金变成现金,带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大医院,会把您的病治好的,您就高高兴兴的坚持着,我一定让大夫治好你的病。”
母亲激动的热泪盈眶,激动的看着儿子好一会儿才说:“我的好儿子,妈妈等着你把书中的黄金变成现金,给妈妈治病!妈妈听到你说的这些话,妈妈高兴,病也好多了,说话也不费劲了!”
第二天,母亲果然精神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不难理解。母亲听到儿子决心下功夫学习,心情舒畅了许多。
有人总结:人生气和不愉快的心情是病魔的食物,心情舒畅是病魔的天敌!老人家精神多了,就是对这个经验更进一步的证明。
虽然,小小年龄的他,竟然说给母亲的几句宽心和自我安慰的话,但是心里在想,书中真的有黄金吗?如果有什么时候才能看得见,并且能够兑换成现金呢?如果真的在哪里能挣到钱,就拿着这些钱第一时间去给母亲治病!他虽然这么想,但不知道钱还能挣来,只不过是人们口头上的说法。
他从心底里相信书里就有黄金。因为父亲是读书人,常给他们灌输这些思想,他也明白大哥也是读书人却看不见大哥有钱。父亲也没有钱,家里的光阴实在苦。他对书中有黄金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怀疑归怀疑,他总是认为书中还是有黄金的。
他看到邻居,有,有钱的邻居,也有没钱的邻居。反正每天的日子都是这么过去了,就是他们家有病人,其他人家里没有病人。再也看不出来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的地方。
有一天晚上夜很深了他睡不着,回忆那天对母亲说的话,母亲听了,第二天就精神多了,如果真有钱,那一会儿他把母亲带到很远的地方,那里的大医院给母亲治病该多好呀,老人家的病一定好的很快。慢慢的他进入了梦乡梦见:
远方的一位表兄,是大医院里的大夫,对他讲:表弟姑姑的病是个小病,一定能够医疗好的,他就是治这种病的主治医师,说话间他就把母亲带到了大医院,紧接着表兄就给母亲做手术,手术的第一步就是先给病人打全身麻药。表兄说,有些人不服麻药的药性会有很大的危险,他亲眼看到另外一个大夫给母亲打麻药,一会儿工夫就把母亲从手术室里推出来了,身上盖着白布,他上前去接母亲身上的那块白布,表兄急忙按住了他的手说,表弟不能再接了,赶快往太平间推去。不知道太平间是什么意思,有可能是让母亲在哪里好好养病的地方!他高兴地笑了起来,自己的笑声惊醒了他。他一下子坐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场梦,太平间给他留下了一个不明白的问题,着急的等天亮了去问大人,坐在炕上等呀等呀,终于等到了天亮!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哥,大哥批评了他。
大哥说了,你放着觉不好好睡,梦的那是什么狗屁睡梦?也许你睡觉时把身子没盖严才做出来了这样荒唐的梦。他明白了太平间一定不是个好地方,最终还是二哥给他解释明白,太平间就是去医院里治病的人,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间,病人没气儿了,在那里停放的地方!二哥的解释把小小年纪的他吓哭了,自语道,我再也不埋怨大哥批评,我不想再做梦了,怕梦出母亲不吉祥的事情来!
母亲的病给他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虽然在课堂上听课,往往心不在焉,当他回过神的时候,老师不知讲到哪一个环节了,他自己也没有个准儿,只能对付着眼前的老师,自我感觉是上课了,其实很多时候课堂上的东西根本没有留在他的脑海里,久而久之这样的现象已经成形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了他在学习上白下决心,当时的他已不能自拔,久久不能振作起来。每到一次测试,他的分数告诉他要好好的努力为母亲治病而学习,一定在书中找到黄金,可是他一放学回家看到母亲那种痛苦的样子,不由得他觉得自己也得了那种病,认真学习的决心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况且那个时候的小学生回到家里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方说向他这么小的学生回到家里,首先要给牲口找草,作为小学生的他,回到家里第一眼就是看望母亲,接下来喝上两口凉开水,有干粮拿一块,没有干粮也就饿着肚子,拿着绳子和镰刀,走出家门,想着在哪里给牲口打口粮呀!
周家湾里的山山沟沟都有他的足迹,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后天还要回到这里,因为这里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农田里的草,早已被大人们用锄头锄去了,剩下来的小草也不能随便让小孩子进去拔,怕他们损坏了庄稼,这样一来,小孩子在哪里给牲口打口粮呢?
他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一样,只能去羊路沟里去找野草。干旱地区野草再有生存能力,也一下长不了让人们去割草的需求,说实在的,小朋友在外面给牲口打点口粮,那真是比登天还难,给牲口打口粮的小朋友心里还有很大的压力,要是找不到牲口的口粮,会遭到家里人的批评,出门给牲口打口粮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认真的程度竟忘记了时光的流逝,在他们知觉的时候,已经黄昏时分都过去了,到了掌灯时间,这时候找到野草和没找到野草都一样也得要回家,接下来的一幕,好多小朋友都是挨批评的,也不怪大人批评小孩子,因为牲口不吃夜草,第二天到农田里耕地就没有力量。
母亲的病情和给牲口找口粮的这两项占据了他的心灵,把学习的时间都给挤没了,这一天就这样过去,晚上吃过晚饭也就是睡觉,第二天早晨还得爬起来去学校,这样的恶性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的把学习时间就这样白白地蹉跎过去。
说到不惊人的一面,他小时候字写得很好,老师非常器重他,启发他没必要读三年级,家长也同意老师的想法,小小年纪的他也就依了老师和家长的心愿,没有读三年级一下子就跳级读四年级。这也是对他以后的学业不利的一面。那时候升中学考试特别严格,考不上可以留级下一年再考,他很幸运也就考上了中学,到了中学他打开了眼界,通过同学们的传授和书中接触到的一些知识,他知道母亲的病在乡下是治不了的,一般医院也不会接纳这样的病人。有的同学给他提示可以在全国到处打听有名的医院,他对有名的医院特别感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就和有关同学打交道,打听哪里有好医院,就连最边远的氧气比较薄弱的西藏、新疆等都了解,黑龙江等省也没有放过。最后,荣幸地打听到了名医院,北京的协和医院,西安的西京医院上海也有名医院。他根本没有想一个致命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学生又没有钱,年纪又小,你打听这些医院有用吗?白白的浪费学习时间,就是亲自遇到名医院院长、专家、主治医师。也没有钱去为母亲治病呀!
他忽然明白了。现在唯一的办法,不要让母亲生气,提高母亲的生活水平,有必要给母亲说说宽心话,这是最好的治病良药,也是最好的办法,也是等于去了最有名气的医院,见到了最关心人的院长和最有能力的专家。其实母亲的病,西医根本治不了,需要中医调理。
马高庄医院的院长听了他描述母亲的病情所带来的症状,张院长对他说:“你家病人不是做手术的病,用药物控制,可以延续生命。有机会你可以把病人带到医院确诊一下是否是先天性肺气肿。如果是先天性的病,一个就是调养,另一个就要到国外去治疗,目前咱们国家对先天性的疾病还有待于研究,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医学界就会把这些问题攻破的”张大夫最后的这两句话给他放了一个长假,多么盼望在国内能把这种病医治。
他听说了,人的五脏都可以更换,要想治好母亲的病,是否需要到名医院换个没病的肺。
虽然,当时的他是中学一年级学生。但是,救人的决心非常大,他详细计算了一下,要想治疗母亲的病,还得三四年,理由是他初中毕业后不去上高中,抓紧时间找个工作干,有了工作也得两年时间才能挣到相应的钱,也许还挣不到,还得更多几年。如果幸运的考上了高中,上学就得三年,毕业后找工作还得一年到两年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挣钱还需要两三年,这样下来足足得五六年时间,这个年数毫不夸张。虽然这么想,他最后还是有了明确的决定,只要他毕业了,有了工作,没有必要干那么长时间再去给母亲治病,可以向朋友、邻居、亲戚借钱,向乡邻凑钱。到那个时候他就有资本去面对大家,大家也不会拒绝,知道他有偿还能力。
他这种想法不能说不正确,可是事情往往不是人所想的那样,病魔给人不留情的时候会让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看着母亲一天不如一天,实在让儿女们不忍心。母亲知道她的精力对病魔的抵抗程度,只要到了周末母亲就强打精神,就是为了面对小儿子周维旭从学校里的一幕。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小儿微笑的小脸,还给儿子说她坚持用药物控制,怕儿子找她的药看看就事先编好说辞:今天正好把药给用完了,大哥说了,明天就会把药给买回来的。对于母亲的话他是一万个相信,周末这一天,母亲就要他亲自照顾她,母亲这样做,是让他高兴,减轻压力。
母亲有时觉得自己实在撑不住,就用同情的表情安慰他,用她足够的精力对他说:“儿子,可以到外面去背背课文或者干点家务,妈妈想一个人睡一会儿!” 他当然会听母亲的话,也能够理解母亲所说的是真实的心理活动。其实不然,天下父母心,母亲是疼爱儿子,不让儿子看到他难受的场面。儿子离开她的身边。她觉得儿子离她很远了,她老人家才放开声音长长的声吟一会儿,感觉舒服了许多!
谁有办法能让母亲的病好转,这不是一个人的盼望,而是做儿女们的愿望,也是病人的希望。他是母亲最小的儿子,母亲的病势对他的负面影响最大,他最怕母亲一口气上不来,再也见不上她老人家了。他无奈的念叨着一句话:苍天啊,你可怜一下母亲,多让母亲好好的活着,等我毕业后一定给她老人家把病看好,也一定上山给你老人家烧香叩头致谢!
周维旭为了让母亲能多活些年代,他把希望全寄托在老天爷身上,那么老天爷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究竟有没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呢,在漫长岁月中,家乡环境的影响,他知道人们遇到难以治愈的病都去山上求神拜佛,周家湾的南面就有一座山,山上有一院庙,解放前人们都去山上让神仙老人家给大家消灾,后来到了六十年代也没有人再去那里求神拜佛,就连那里原来的庙堂都给拆了,只剩下庙院中间的那棵红柳树,有人传说那颗红柳树,可是天生的树,不是人工栽培的。树就是神仙休息的地方,他跟着庄园里的小伙伴们去过那座山,山上的庙宇没有了,一片狼藉,砖头瓦块布满了山头,只有那棵红柳树挺立着它那不规则的身体。
这棵树的个头也不怎么高,树分的枝杈也不多,看来神仙也住不下,看了庙山上的那种状况,他,心又凉了许多,没有指望让神仙给母亲把病治好!他对老天爷对神仙不抱什么希望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二哥二嫂身上,由于目前他与二哥、二嫂在一起过些日子。把希望寄托在二哥二嫂身上这是人之常情。对,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至于大哥大嫂还有姐夫姐姐,人家都是各开门户另当家,当然也脱不开干系,只是辅助的力量而已,不是主体,主体就是二哥二嫂和他。至于父亲,年轻的那会儿都不管事情,现在已经过花甲之年的人了,对这些事情根本没有深刻的概念,只是陪着大家重复一下罢了,可是,大家都明白母亲的病治好与否父亲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父亲不是那么爱管闲事的人!即使直接是父亲的责任,又能怎么样呢?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据了解,母亲童年时期就有这样的病根,由于家庭贫寒,四季衣服不能到位,导致母亲目前的这种现状。母亲娘家本来家境就不好,经济基础特别差,加上母亲又那么的懂事,把所有的困难都留给了自己,让姐弟们得到一丁点的温暖,没有想到今天的自己是那么的难受,是懂事过早助人为乐的不幸遭遇。
周家湾属山区,比母亲的家乡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山不高,沟也不大,就是没有自然水。但是母亲娘家山是高了些,沟是深了些,可是沟里有长流水,最起码牲口饮用和人的洗漱用水不发愁。母亲的娘家那里,耕地面积不大也不多,年年过着将就凑合的日子。老年人又这样的一句古话说:“男孩子家生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人,哪里有好条件就在那里享福,那里是恶劣地带,那就受一辈子的苦。对于女孩子来说,不一样,有个好命运还能遇着个好婆家,婆家的地方是由人来选的,选一个好地方嫁过去,那就享一辈子的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男孩子没有选择优越地方的余地,而女孩子有这个优越条件。母亲,命运实在是不够好,他看中的婆家跟自己娘家的地段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娘家的地理位置。
母亲之所以能够嫁到周家湾,主要就是看中了周家的人。父亲是有文化的人,又长的帅气!帅气又不能顶饭吃。
母亲在娘家落下的病根子,来到婆家有没有优越条件来照顾,病情越来越严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越来越差,没有实力跟病魔做斗争,不得不受病魔的折磨。
别说日常用品不足,生活水平低下,就连住的窑洞也不宽裕。
祖父辈上占据着两道院子,由于这个家族的人口比较多,周维旭的爷爷和大爷爷、六爷爷在下院居住。后来他的大哥在下院的门坡底下又修了一道新院子,有了这道新院子,昔日的下院就变成了中院,这道新院子被人们自然称作下院,中院里居住着三家人。周维旭家人口发展,其他两家人口照样发展,因此大家居住在这个院子里非常的拥挤。
没有舒适的窑洞住,对于一个有病人来说,当然环境不好,心情就不好,心情一不好,病魔就会趁虚而占主位!
当年,周维旭家的光阴过得非常紧巴。可以说是周家湾最穷的一户人,为什么这样穷呢,还得要从头说起,他的爷爷是农行里的农头,只管农业耕种,生产下来的产品就有一家之主掌管,一家之主就是他的大爷爷。
大爷爷的人口没有发展,因为,他的儿子当了兵,家里再没有其他人。
六爷爷跟周维旭的父亲年龄不差几岁,几乎是同龄人,他们同在一家学堂读书。六爷爷成家后只生了几个女儿也没有生下儿子,因此家庭发展也不是多快。后来三个爷爷平均分了家。只有他爷爷人口多,所以日子过的比较贫寒。
虽然说贫穷是致富之母。遇到恶劣环境,遇到年景不好,就是再努力也会把日子过成贫穷的,一个贫穷的家又遇上有病的人,真是难上加难呀!
他小时候跟着大人就没有过上富日子,与“穷”字打交道,在他的心灵中,穷,永远属于他们,何时是个头,他只记着大人说书中有黄金,只有把书读好了,那就有了黄金,黄金有了家就富了,富裕的家庭什么事情不能够解决呢?他老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跨度不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知识面就是不一样,覆盖面相当大。对于他来说,小学还学的比较扎实,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思想境界比较单一,亲眼看见母亲的精神状态,当时产生共鸣,看不见母亲的时候,他的思想是纯洁的
,一个念头去读书没有想太多的干扰,尤其对于家庭的贫穷导致的母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得不到救治,只是当时的共鸣。有些问题,虽然他有了想法,毕竟没有在中学里那种着重的趋向。
周维旭在中学这两年收获比较大的还是社会阅历。他经常打听一些关于医疗方面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其他信息也比较多,特别是致富方面的问题,他有一定的学识,有待于去实践这些学识。当然作为一个人来说,只要你去想,就有一定的实践时间。
在周家湾里能数得过来的几家人中,还要算他家是有文化的家庭。祖父没有识多少字,但是农业技术相当棒,除了农业技术还有另外的小技术——会武功、会法术。这些知识对周维旭影响很深。虽然他没有亲自操作这些技术,但是对于他产生了新的共鸣,他知道什么是前进的动力?
(2) 新概念
有一个假期,天气大旱,农业也没有大的指望。大哥和堂亲四哥坐下来商量着去做生意。对于周维旭来说,生意是个新的概念,他并不知道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有生机。两个大人在那里比划着谈论着。他跟其他小孩不一样,一般的小孩不会在意大人谈论什么,而对于他来讲很敏感的一个小孩。悄无声息地在两个大人的旁边,一边听一边琢磨着他们的议论和比划,最终他还是捂出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出巧工挣巧钱。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没有在意的这些天里,两位哥哥不知什么时候出门了。当他意识到家里少了一个人的时候,知道大哥出去做生意挣钱去。没有人给他说大哥是什么时候出门的,出去干什么去。他自认为大哥是做生意去了,可是他也没有那个胆量去向家里的某一个大人确定大哥出门干什么去了。他对于大哥出门很有盼望,第一个盼项就是希望大哥早点回来,第二个盼项就是希望大哥多挣点钱,有了更多的钱肯定会给母亲花的,最起码让母亲的病得到治疗。天天盼大哥回家的事,成了他心目中的唯一大事。虽然他干着家务活,时不时向大哥家的门口望去,是否大哥今天晚上就要回来,而且能够拿一大沓子钱。当然大哥一定会回来的,当大哥会来,他很在意大哥到底挣了多少钱。这件事情是落实不了的,他不敢去问大哥,也没人告诉大哥挣了多少钱。可是他会判定这件事情的,如果大哥挣到钱了,一定带母亲去治病,看来母亲仍然在家里坐着,过着艰苦的日子,没有出门的迹象,说明了大哥没有挣回来钱,做生意只不过是做生意,什么叫做挣钱?他不去落实这个问题,估计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与挣钱挂不上钩。盼望大哥回来的希望落空了。生意这个新概念对他没有多少启发。特别能干的大哥做生意都没有挣回来多少钱,对于他来说很可能生意上没有丁点份儿,这个事情恐怕他做不到。小孩子家想问题就是这个结果。
周维旭打算长大了不想做生意了,要干更大的事业,天生人都是一样的,他不相信他是个穷命人,他要努力,老天爷一定会给他发财的机会,他认真的回忆了,读了这么多年书,在这些年里他也吃苦了,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的。
不甘于命运的他,他静静的坐下来考虑了父亲时常的教诲,认真研究了人生的理念,他们一家祖孙几代人都是善良人,虽然生活上苦了点,但是人丁兴旺,除了母亲生病而外,一切还是很顺利的。所以他决定:一心一意向前辈们那样做人。要不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她根本不在钱这方面去考虑,做人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是传承古人的礼节,“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要不然一家人为什么生活的顺利呢?他的言行受到了父亲的夸奖。
周维旭的老父亲满意的说:“他所学的知识能够传到儿子那里,他非常高兴,只要按照他所传的知识去做人,这就是他这一生的成功点,大儿子善良,二儿子忠厚,三儿子效法心理特别强!”老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周维旭有出息,教育只能使人文明,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和耐心,才能提高。他有文化而没有生财的能力,导致全家人生活水平低下。其实老人的理论,只是对某一个知识分子来讲,有所匹配。知识是成绩的基础,它能够让人的生活水平高到你所想达到的巅峰!
(3) 身教胜于言传
周维旭上小学那时候。母亲呼吸和其他人不一样,现象上是咳嗽、心率比较快,呼吸困难。稍微走的快,上气就接不上下气。
父亲虽然有文化,他没有把日常一些事务跟知识连在一起,特别是母亲的不正常症状,他没有在意,也没有跟母亲沟通,更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在家庭事务上,基本上保持顺其自然,百分之二十的管理力度。从家庭整个状况全衡,没有什么经济基础。一年到头来,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紧靠农田里收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粮食糊口,一家人的生活水平,足以用“吃了上顿,能接上下顿”来形容。
在周维旭的意识中母亲没有出过远门,乡村里过红、白之事,她从来没有参与过,后来他才慢慢回忆到母亲没有出门的衣服,平日里老穿着有N块补丁的衣服,现在每每回忆起母亲的概貌,不由得泪水一个劲的往下流。母亲在周家湾这个村子里没有第二个人能顶得住母亲的相貌,可以说母亲是当时村子里的美女。人长得漂亮,可是命运往往就捉弄这些美人。在老天爷的把控下外公外婆给了母亲这么优越的容貌,但是没有使好的条件重养这样的美女,使母亲小小年纪就落下了病根子。做为成人的这段日子里,又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让母亲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一个大美女没有适当的衣服装饰,自然她不可能去众人面前。一般相貌的人到众人面前大家不在乎,所以衣服穿旧了,甚至穿烂了,也没人去在乎,不会去当做笑料而已。而母亲为了顾自己的面子和父亲的面子,所以她不可能去人多的场合,去丢这样的人。
再说了,有个文化人的家庭。对于礼教上也比较讲究,不可能让女人随随便便去大家面上来回走动。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文化的某个敏感区还是很了解的,因此母亲有些过于认真了。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不是让谁整个不去接触一些应该接触的人和事物。这也算是母亲对“仁义礼智信”理解的失误,说到底还是家庭贫困的原因。可以估计到母亲在娘家,在姑娘时期也没有人给他抛头露面的机会。母亲贤良了一辈子,被旧观念禁锢了一生。
周维旭姊妹们的为人处事受到了母亲的熏陶。看来身教言传是教育的基础。他小时候就懂礼貌,对老者和年长者都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受到庄院里人的欢迎。大侄子比他小六岁,他比大侄子大三岁。从年龄的层段上来看,可他也是个小孩子,但是他这个小孩子跟一般小孩子相比懂事多了,他带大侄子就向大人带小孩子一样,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周到。
没有人让他去这么做的,这是他自发的去做。他带孩子可有办法了。自己年龄小抱不动大侄子,他想了一个办法把家里灶堂里的一个小木凳子拿过来,翻了个个儿,给小凳子的四条腿中间铺上小棉被,把侄子放在被子上,然后他在凳子的另外两条腿的中间那个拉档上拴一条绳子,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然后让大侄子两只小手抓着拴绳子的这两条凳腿的低部,这时候他走在前面拉着绳子,凳子跟着他前进。他本人不吃力,大侄子倒也很高兴,等于做了一个没有轮子的小车。这样搞孩子的方式得到邻居们的夸奖,也过来跟他一起玩大侄子。那时大侄子就成了这道院子里的玩物。无论是小孩子或者是大人都想过来抓着绳子拉着小木凳前进。大侄子见另外的人拉着,他更高兴了,逗的拉绳子的人转上一圈,还想多转一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想去拉上这个“无轮子”车转上两圈。
周维旭这样做,不是为了逗乐,也不是讨大哥大嫂的好,他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工作量。大哥上班大嫂去农田里劳动,母亲在家里带孩子,也包括带他。可是他不但不让母亲操心,竟然想到了巧妙的办法帮助母亲。
他很小的时候,跟着家人就过着贫寒的日子。接受着自然灾害的折磨。吃野菜、吃树皮,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一般小朋友闹着会让大人给一些比较好下口吃的食物。对于他来说,有红薯面、玉米面吃,那就是最好下口的食物,不会去闹腾大人,当然跟大人闹腾的小孩子大有人在,邻居家的小孩子别说是吃树皮吃野菜,放着红薯面和玉米面根本不吃,要吃一些比较光滑细腻的主食——白米白面。
他想到家里的白米白面应该留下来让母亲吃。他想病人吃上白面白面,就有一定的能量会抵抗住病情恶化的。让母亲多活些年代,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中心思想。这个思想让他做任何事情都在考虑着母亲,替母亲减轻工作量,留下好下口的食物。目的只有一个,让母亲的精神状况更加好。可是家里根本没有白米白面。
说到白米这个问题上。童年时候他的家乡——周家湾一带没有人吃过白米,白米比金子还贵重。当年的他十岁左右那些年代,山村里根本就没有白米让孩子们饱眼福。吃白米那只不过是个想往罢了。
很多小朋友都没有见过白米,包括日子过得富裕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很少见过白米。“白米”这个名称只是大家在聊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陪衬词语。
庄院里的大奶奶说:“她见过白米,也亲手做过白米饭,可就是没有亲口吃白米饭。那时候她是婆婆下面的儿媳妇,儿媳妇只有做白米饭的权利,没有吃白米饭的福气!”
可见白米的数量少到了极致?对于山区里的人来说,白米是那么的金贵。只有老者有机会吃上那么一顿或者两顿,其他人只能是饱眼福。
周维旭盼望,有一天他长大了,说话算数了,一定去找家里的主事人,商量着想办法买些白米回来给母亲吃。到那时他一定鼓励母亲多吃一些细粮,病一定好得快!
母亲一定会同情的说:“这些事情有人会去操作的,你是小孩子只管做你应该的事情,好好学习是娃娃的大事,再说了,有了细粮大家都吃,我是病人干不了活,其他人多吃点劳动时有力气。”
他也想好了给母亲的答复:“您只管吃饭好了,别考虑粮食是从哪里来的,也别管其他人吃不吃的事,只要是这个家里的人,谁有办法把细粮搞回来都一样。”
虽然,他在设想怎样安慰自己的母亲,此刻,眼泪却不听指挥,他怎么样克制眼泪都自由的向他的眼眶里溢出。他很生自己的气,一个男子汉动不动就流眼泪,还能做什么大事情呀?虽然,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一提到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想到病人吃不上一口细粮做的饭,就心酸流眼泪,让人不可思议。有时候他心里难受怕母亲看见就躲在一边泣不成声,母亲是个精明的人,她能够看出来人的表情,他的隐藏哭泣,常常被母亲发觉,母子俩在一起饱饱的哭上一场,心里的难受也能解出一大半,但是实质的问题仍然存在。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掉眼泪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让母亲更加心酸,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盼望自己快快长大,是他要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热切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急切的盼望,只有自己明白。
他的这种想法是有些道理,小孩子家没有能力去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想也是白想,只有长大了这个理想才能够实现。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只要敢于吃苦,没有挣不到钱的。
他曾经一度时期憎恨学校里上课的铃声,只要上课铃一响。就会打断他的设计思路。他也感谢下课的铃声。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随着铃声跑到了学校的操场上,玩自己最爱玩的体操活动,而他没有离开座位,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座位上,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母亲的形象,母亲讲故事的语气,每讲一句话都是那么的费力气,有时候闭双眼,泪水肆溢。但还要给姊妹们讲她童年的贫穷生活。
母亲那瘦干如柴的身体,是家庭平寒的结果。
他不这样回忆,好像心里缺少了什么。有了这种心理活动,他好像过得比较充实。这种现象他坚持了好长时间。这种现象使他在学业上没有达标。
他的这片孝心,估计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理解,看来老天爷有眼有耳能看到他的作为能听到他的心声。有朝一日他会感谢老天爷,恐怕老天爷不知道他的这个孝心,是否感动了老天爷,让母亲多活些年代。
母亲在人世上的生存够苦的,没有人理解,老天爷给她放了个长假,使母亲不再那么的受煎熬了。
作为子女都不会这么去想的,是人之常理,放到谁身上都是这样的,总是怨天尤人。
老天爷为什么把疾病降给了我的母亲身上,何不将在我的身上,我替母亲受煎熬。母子之间这样的等量代换有什么不可以呢?有什么不合乎逻辑呢?老天爷就是不这样做,谁的阳寿就是谁的,没有等量代换这一说,作为有孝心的儿子,就放弃这种设想吧!赶快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在那里假设想,设计的路线是行不通的,干脆给老天爷鞠上一躬,老天爷是公平的,根本就没有情分所欠的这个项目!
他醒悟了,不再这样设计。另有想法。
希望是做事的框架,盼望是做事情的辅助力量。只有努力才是成功之母。
古人说过:“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应该有个前言,还应该有个后语,那么这句话到底是说父母的心是善良的、慈善的,还是恶劣的?说来也好,理解并不可笑,哪有父母亲给儿女们施展出敌意呢?儿子对母亲这样怀念这么多的盼想和希望。作为母亲的哪能对儿子不疼呢?母亲也是有想法的:第一,她不想连累自己的孩子。第二,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苦。第三,宁可自己得到不愉快,而不让自己的儿女遇到不顺利。
说来人世间的人心是一样的。谁也不知道周维旭的母亲对他是那么的疼爱,那么的牵挂,也许只有上帝才能知道这娘儿俩的心理。是互相疼爱的心吗?。
周维旭说:“他手里的这块银元就是母亲离别前一分钟给留下的留念!”这块银元足以证明母子之间互爱互疼的心!
只要思想明确了,做事情的路线对了,任何事都难不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过去的。一个人从小到大那是时间的事情,不用揠苗助长。
父母亲。生儿育女是为了防老。也是为了在生活当中的顺畅。这一项任务自然的有分工。女儿养不了生身父母。儿子多了也有工可分。故人云:“长子不离父,次子不离母!”这句话说的也有些古板。
如果一个父亲生的儿子多,那么老大和老二各有老人可抚养。其他的儿子不就成了让人难以进展的模型。有的人会很高兴,反正父母养了我,也有人照顾父母,与我何干?我可以两袖清风一池静水过我的逍遥日子。也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了,想敬个孝还有人当着路。
从上面的论述来说,周维旭父亲生了四儿女,一个姐姐,两个哥哥。由于分工,姐姐有另外的老人赡养。两个哥哥,大哥照顾父亲,二哥照顾母亲,他是老三,应该没有任何压力,过世外桃源的日子。可是他就不是这样的人,小小年纪就站出来操这份子心。难道说这是他多余操的心吗?其实大哥和二哥也非常愿意孝敬父母的。因为一个家里的熏陶深受共同老人的教育,哪有不孝的心存在呢?只不过是没有去做深刻的了解罢了!
父亲年过半百的人,精神状况很好,这是周维旭最高兴的一面,母亲拖着病身子照顾着父亲。他看到这一幕有两种心理,第一,高兴的是父亲精神状况好,而且还有这么贤淑的人在照顾着他,每天早晨烧一壶茶,给他仅有的早餐,第二,母亲这么消瘦的身体,还要照顾丈夫,多么不公平呀,两个人的照顾应该翻个个儿才对。可是这种模型在西北地区来说,是个自然的固定模式,都是女性照顾着男性,而男性只有向家里面提供财物,没有细节照顾他人的这一说。
这个模式对于周维旭来说觉得有些不公平。但他也无能为力呀,这是自古以来古人们就留下来的,要想改变,那还得大家伙儿来一次思想解放。
父亲的精神状况良好,给姊妹们减轻了负担,也可以说等于父亲照顾了自身。
作为人的子,孝敬老人那是天经地义的。老人对儿女的态度也应该是孝敬的基础。儿子创造一定的平台,让老人高兴的度过晚年,老人也要给儿女留下一定的方便。
周维旭哥儿仨爱戴父亲,更重要的原因是:父亲有文化,以文学的内涵教育儿女。母亲的病身子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损失。两位老人以各自不同,使他们在人世间不留有遗憾的主要依据,感谢两位老人给姊妹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财富——那就是仁慈善良,宁可自己苦一份也不让对方苦一时!
母亲就这样的精神状况,没有听见念叨自己的病没有人管,或者说埋怨大家没有去弄些钱来给她看病。还念念不忘二哥的婚婚姻问题。家里没有钱,老二的家啥时候能成呢?
周维旭听到这些话心里十分的不愉快,不是说他妒忌给二哥成家,而是他认为母亲不应该这样去念叨,应该关心自己的身体为重。 他持这个观点,应该受到大家的评价。上述文章里就已经论述过了父子之间的关系。母亲这样的念叨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良心和爱心的体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进一步的说明:那就是老人给了子女的生命,也要让子女成家,至少的说也是这么个理儿。接下来子女对老人的后事包括入土,一定要做到实处。二者互相没有埋怨也没有抱怨,只有竭尽全力做到更好。这也许是人生的价值的体现。
说到底做人不容易,有两头子的说不完整。父母给儿女给了生命,而且让他们自然的走上了人生的轨道,这个任务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吧,漫长的日子里让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付出的代价不低。还要让他们成家,不是说成家就成家,它有两种意义。第一,能不能给儿子找到合适的对方?第二,能不能给儿子创造一个立业的平台?作为儿子照顾老人,那是个单一的让老人心情好,一直走向生命的尽头,这个代价也不低。但是毕竟是老人,有独挡的一面,谁能抱动老人的身体?谁来长时间拿着筷子给老人喂饭。
有人说。如今的人只知道往下疼,不知道往上疼。希望大家好好的去理解吧,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说实话,父母亲不需要儿子怎么样背、抱及长期喂饭,只要给他一个好的表情,老人就觉得足以。
老人给儿女的生命,这是自然现象,给儿女成家立业,这是应该做的。还有一件应该做的,那就是让晚辈们学习文化。
在周维旭家里就可以体现出有了文化的家庭和没文化的家庭是不一样的。最起码家庭暴力不会存在,而存在的是热情洋溢的气氛。
(4)体现
周维旭父亲是识字人,他在经济领域里没有一技之长,他以文化熏陶着家庭,孩子们有一定的特长,能吃苦,待人接物符合于仁义礼智信,他虽然还小,但是和哥们一样,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哥是教师,二哥是农民。目前他还在读书。
大哥,每到一所学校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受到同行的尊重和上级的器重。二哥种的一手好庄稼,是大家的榜样,同样受到大家的尊重!他情感比较强,热衷于母亲的健康,为了创造给母亲治病的条件,向更多的人了解了不少的有关治病的方法,学到了不少的医学知识,也学习了好多让母亲喜欢听的话语!有了父母的熏陶,哥儿仨,在社会上有了比别人更优越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这样的兄弟不太多。
周维旭从小就招人喜欢。庄院里的大奶奶有好吃的。也少不了给他分一些享受。
有亲戚这样对他母亲说:“三舅妈我给你说一句您老人家听不进去的话,希望您不要多心!”
母亲笑着说:“孩子说吧,我能理解。”
亲戚说:“你家的孩子都好,最好的是你的小儿子,我很喜欢他,很爱他,如果他是个东西,我就悄悄的装在口袋里偷走了!”
母亲笑了,没有给任何回答。亲戚的这句话概括了周维旭是个什么样的人?说明了他的童年是何等的受人爱戴和稀罕。
童年的他不光是别人这样的评价,自己家里的人都对他很器重,在他上学期间,大哥直接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对待。记得他上中学的那会儿,用的一口箱子。箱子不大,是个红色的箱子。这都是大哥给他亲手打造的,而且上面还印着红色两个字,这两个字怎么做出来呢?那个时候的条件非常的差,大哥以他的才能用黄色的颜料喷出来的。那时候哪有喷的条件呢?大哥把字写在一张纸板子上面,然后把字形弯下来留下的空间,他用牙刷蘸上黄色漆,然后用一根筷子拨牙刷上的刷毛,这时候黄色油漆以最小的点儿刨出去,慢慢的那些点儿占据了纸板子中间的字的空间。不大功夫,红色两个字就出现在了红箱子上面。这不是他认真带大侄子的结果,而大哥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孩子。人就是这样,在无意中就有了护换的现象。
说到互换,这是成人们互相作用的方式,可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估计没有这样的思想理念。从家庭的结构可以推测出,大人做事的风格一定能影响到小孩子的。周维旭能得到大奶奶给他好吃的食物。这是大人对一个小孩的补偿,小孩子做了些什么呢?那个时候农家人做饭用的是柴火。大奶奶做饭的时候忙于锅灶上的事情,没有提前弄好柴火,大奶奶的这一漏洞比他发现了,没等大奶奶去把柴火拿回来,他就已经替大奶奶补了。
母亲临终之前给他留下了最贵重的留念,父亲能在人前夸耀他,这都是他作为小孩子的互换吗?不会的,这是大人的做人风格在他身上的体现。小爹有很多的侄子,但是愿意接近于他的环境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