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于过去,人们得以恢复宁静。而此时盛传了一本儒学集册,曰《儒学概论》,轰动了杭州府,更是推而广之,传遍天下。
一时洛阳纸贵,天下传抄不已,人们为其中精妙的论述所折服,为对儒学的深刻阐释而赞叹。
一般来说,当时除了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文盛传之外,儒释道的学说虽时有传世,但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轰动的程度。而《儒学概论》如此传播,是任谁都不可思议的事情。
时人评价说,此书包罗万象,是孔子以降,对所有儒学大家思想的归纳总结,更为可贵的是发扬光大,阐释出新的内涵,完全当得起“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之称。
更让人惊讶不已的是,随着此书悠远传扬的作者竟是一位未及弱冠的少年郎。人们不敢相信,这深邃的思想出自少年之手笔,让人甚至怀疑此书作者另有其人。
这本书的作者正是苏劲。苏劲在为母亲守孝期间,潜心学问,反复研读不知读了多少遍的所有儒家经典。在《儒家精要》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形成一本新的集册,即名扬天下的《儒家概论》。
苏劲完成这本集册后,并没有想到会产生如此轰动的效果,只是把它与县学教授、同学切磋交流几回。未料得先是在各大县学、私塾流传开来,后来竟成为普通民众的儒学读本。凡认得些字的,都以拥有一本手抄本的《儒学概论》为荣,竟成一时时尚。势头甚至直追欧阳修、苏轼的诗词文章。
苏劲对此确是始料未及,然而无论如何,苏劲之名传遍天下,天下人都知道有个少年奇才杭州苏劲。
苏劲为母守孝三年已毕,便参加了科举考试的乡试,一举高中解元,更是名声大噪。
待到会试之期,苏轼与父亲苏祺瑞道,儿苦读多年,将入京赶考,今当远离,望父亲大人保重身体,儿自当全力以赴,光耀门楣!
苏祺瑞感慨万千,抚着苏劲肩头,道,儿啊,苏劲历代耕读传家,也算得书香门第,你曾祖也曾做过朝廷命官,虽然你祖父与我未得仕途,然所有希望系于你一身,切勿令为父失望,辱了门庭。
苏祺瑞转而继续说道,儿啊,而今你在社会中有了不小的名声,为父欣慰之至。但要记住,不可傲满,古往今来多少人为盛名所累,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儿要谨记,不可限于浮名,应力戒骄躁,专心学问。
苏劲跪下顿首道,孩儿谨记父命,不敢有违。我走之后,不能在膝前尽孝,我父定要饥餐渴饮,寒暖妥帖,以免孩儿惦念。
苏祺瑞一时泪涌,道,我儿成人矣!若你母仍在,该如何欢欣快慰啊!
一句话说得苏劲顿时想起至爱的母亲,悲恸难当,又痛哭一回。
又过几日,苏劲收拾行囊,向京城启行,至交好友拴柱随行,二人告别亲人,拣大路向汴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