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得到app的直播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再次刷新认知。
直播中提到一个概念:“知行合一”,对此的解释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甚至可以说,颠覆了许多人的固有认知。
我们常说,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常见的解释是,我们只是知道某个道理,但没有去践行,因此无法在日常中应用,从而导致自己无法成长。但在吴老师的讲解中,其实根本不存在知道却做不到这回事,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明你还不够知道。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知行合一”。
要想知道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知?
知本来的意思就是有个目标,有个靶子,你拿着一把弓,把箭对着那个靶子射出去,射中了就是“知”。所以,知本身就有行为的意思。
在古人看来,“知”就是懂得一件事情或一个东西,本身就意味着会做。就有知和行合一的东西。
我们讲知行合一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同步”。“同步”是一个计算机术语,当然也是一个哲学术语,古希腊、印度和我们中国其实都类似的概念,最明显的就是佛教。就是说我们两个世界,一个你看到的,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客观的世界。还有一个就是主观的世界,这个主观的世界我们把它叫心,客观的世界叫境。
这两个东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你看到的这个东西跟你心里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佛教认为,外面的东西你看到的东西都是内在的东西呈现出来的,也就是同步出来的。
什么叫同步?就是你在电脑里头把所有的照片、音乐、视频都编辑好,编辑好了以后,你插上插头,一接上手机,那个手机就自然的所有电脑上的内容就同步上去了。
你要删除一个东西,如果同步在云端(也就是服务器上),在手机里删除是无效的,因为存储在云端。把手机上哪个名字、哪一个文件删除了,都不管用,只要你一接通,它又恢复了。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行为,你内心的结构,你的代码同步到你外在的世界,你的环境,你所经历的、遭受的、享受的世界其实就是你内在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我们现在讲终身学习也好,讲认知升级也好,我们都有一个诉求,就像是我们用手机的时候,发现别人手机上有一个软件,很好用。你告诉我,在哪下载?把它一下载完你就可以用了。
我们都是有这样一种诉求,学习就是把一个东西一下载,拿来就可以用。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学习,机器人可以,我们人是不大可能的。它不是一个软件下载安装的过程,升级也不是简单的因为那个软件已经升级了,我把它一下载就已经安装的一个过程。它比这要复杂,说如果它是软件的话,它也是一种内生性的不断迭代的软件。
你有这种功能、你有这种认知、你有这种能力,是你自己在里头,这个软件悄悄地在你内心里头发生的,是一个内生性的过程。没有一个通用的软件可以供你下载,马上就可以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按照波特的理论,就是”知道生产力,没有竞争力。”
为什么?你有,别人也有,都可以下载吗?有生产力可能管用,但是构成不了竞争力,我们今天讲的认知升级,讲的终身学习,都有一个背景,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正是由于那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正是由于也可能发生那种《人类简史》的作者所说的终极的不平等即将会出现,那么我们今天的认知升级和终身学习,不停地刷新的这个任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我要终身学习,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好像是一种受人尊重、受人称颂,但是也可以不做的一件事情。但是今天它变的是一种必须做的事情,除非干脆说我放弃,我不干了。终身学习类似一种苦役式的东西,当然学习从来都是痛苦的,学习就是一种不断地从痛苦当中赎出某种快乐,在舒适区和焦虑之间杀出一条血路,同时感受到某种痛苦和焦虑,也同时感受到某种快感和舒适。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很奇特的化合物,焦虑和舒适之间的化合物。
我们说到“学习”时候,今天很容易把这个词真正本意给忘了。“学习”这个词如果往前追溯的话,那就是《论语》里头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时是什么?是经常。有时候学,有时候不学,那不行,学而时习之,所以习在整个我们学习当中,如果学习是个整体的话,习占整个学当中的这个份额其实是非常大的。
“习”本来的意思繁体字,一看就看出来了,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下面是一个白。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本来的意思指小鸟。小鸟出生以后长完羽毛第一件事干什么?除了吃以外,就是练习飞行。所以在说文解字里头,就是指小鸟反复试飞的一个过程,这叫习。
这样一种高频而小幅度地试飞的动作就叫习。
有一个词大家应该熟悉——“微风习习”,大家都不会想到它跟小鸟有什么关系?它是高频的,又是小幅度的,什么风是习习的呢?风持续地吹那不叫习习,很大的力度也不叫习习,是若有若无的风就叫微风习习。
所以我们的练习一定是高频的,而且不是大幅度的那样一种状态,这叫习。
习还有一个意思是擅长。我们看赤壁之战的时候,曹军不习水战,就是说曹军不擅长水战。
把这几个词串起来,就是反复的、高频的、小幅度的练习试飞,然后达到一种擅长的状态。这叫习。
所以学而时习之这半句话它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孔子的《论语》里反复讲“习”的重要性,“传不习乎”。大家都认为王阳明就是心学,在我看来,王阳明的学问要是概括成一个学的话,也可以叫做“习学”——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你才可能把心改变过来。
古代的大师们从中国的孔子到西方的苏格拉底,到印度的释迦牟尼,今天我们读的所有的佛经、论语、伯拉图对话录,都是他们的弟子们记下来的言行录。
认知并不是软件,装上了就能用。它是一个内生的反复迭代的过程,像小鸟不断地练习飞行,而且是高频小幅度的这样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最后达到擅长的那种状态,这就是习。
所以说知行合一,并不是言行一致,而是说知本身就是行,行本身就是知。当你在行的时候,它同步到知里头。你在行的时候,每一次的行动,每一次的练习,它都同步到云端,知就相当于“云端”,行相当于“终端”。
我们做一个事情,你最后是要有结果的,行就相当于是终端,终端的这一个动作就会同步到云端,反过来也一样,云端的东西也会同步到终端,所以这二者是统一的,“行到极处即是知,知到极处即是行”,是这样一个合一的状态。拒绝贪婪,拒绝懒惰,任何一个学都是经过80%甚至90%的习,通过终端的动作影响云端。
你每一次的胡思乱想都会存储在云端。如果思考的整体质量不高,别指望突然一下子行为的结果质量会很高,所以叫所思、所言、所想、所行,所有终端的行为会反过来存储到云端。
反过来,你别指望你的思维模式跟别人一样,你付出的努力也比别人多不了多少,你的思维方式所有的一切都跟别人一样的时候,你别指望最后的结果跟别人有什么两样。
所以我们讲这个认知方法论——问题的解决从何而来?
爱因斯坦那句话,问题不可能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有些时候问题就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你反而继续要用这个思维方式去解决你由此导致的结果,那真的是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眼前的问题本身,而是导致这个问题的认知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
再举个书法的例子:练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写软件的过程,但是这个写软件不是写代码,你每练一次它都会同步到你的心智模式上头来。你在当中出的所有的问题,你染上的所有毛病,你去掉这个毛病以后获得的所有的优势,都会同步到你的心的这个软件里头来。书法家是什么?是他通过高频地反复地练习以后,他慢慢地积淀成了一个软件,所以他在写一幅字的时候,瞬间那个东西就同步过来了。而不是说这个时候我再起心动念,为什么叫不假思索,就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就像打印机,输入进去就能够打印出来。
某种程度上,书法就是一个打印过程,但是他能打印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你不能?很简单,你的程序跟他不一样,你软件的设置跟他不一样。
练习其实是就是不断地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东西。就是行的过程不断地累积成为知的过程。
学习体会——当我们今后再提到知行合一的时候,要意识到以下三件事:
1.“知行合一”是互为促进且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系统。
2.“做不到”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很多的隐性知识还没有掌握。
3.之所以没掌握,是因为我们的练习(或者说践行)还不够,所以无法把隐性的知识整合到我们的认知中去。
“学而时习之”,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那就是“行到极处即是知,知到极处即是行”,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