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地处中央四战之地的魏国,率先开启了封建化强国变法,并且在魏文侯时期,魏国的变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同时,魏文侯积极的运用魏国人口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先进的特点,极大的任人唯贤,给当时诸侯列国,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后来在魏文侯执政晚期,魏国彻底成为了中原的头号强国,把秦国打的惨败,把齐国打得不敢进攻,把楚国打得丧权辱国,灭亡中山国,同时在三晋同盟中也是占据主导,可以说是达到了称霸的顶峰,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却开始衰落了。首先在魏武侯时期,魏国的人才资源开始外流,著名的魏国改革家吴起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了魏国腐败大臣的谗言而背叛魏国出逃楚国。并且在对外战争中也开始不过些许败仗,国家整体上已经不如从前。再后来,梁惠王执政时期,魏国相继被齐国打得惨败,并彻底走向了衰落。走向衰落的魏国,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西边的秦国趁机崛起,把魏国的土地蚕食的一干二净 ,魏国由此彻底变成了二流国家,开始龟缩一遇了。
再后来,秦国一家独大,开始不断侵略他国,由于魏国和秦国接壤,魏国就成了秦国对外进攻的第一顺序的国家,而衰落中的魏国根本就经不起秦国的不断攻伐,从而导致国家不断衰落。最终在战国后期,魏国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三流国家,成为了秦国统一天下东出的第一牺牲品。
最终在公元前225,秦将王贲用水淹开封的计谋,轻轻松松的把魏国灭亡,魏国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并且还是以十分尴尬的局面结束,这跟之前魏国的强大相比,完全是极大的讽刺,而昔日具备统一天下实力的魏国,为何魏国会落得如此境地?我还得细说一下!
魏国强大的原因是因为第一个王侯魏文侯任人唯贤,给魏国的人才给予施展抱负的舞台。同时,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任用改革家推行变法,使得魏国不断强大。但是到了第二位王侯魏武侯期间,国家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却稍微欠妥,导致魏国的人才开始向外流出,比如说著名的大将军吴起就是在这个时期流入到楚国的,最终成功的复兴了楚国。
再后来,魏惠王更加不会用人,首先就在于魏惠王,他没有看中人才的细节,对于一些想在魏国施展抱负的人人,没有及时的重用,相反还有些不尊重。最终使得魏国相继失去了,孙膑、公孙衍、商鞅、张仪、范睢,等兴国人才。把这些人才流入到国外之后,都相继复兴的国外,尤其是商鞅和张仪,他们对秦国统一天下,富国强兵都打了决定性基础,魏国就在无形之中成为了秦国富国强兵的“人才生产地”,有这样的情况不得不令人唏嘘。只可惜,魏国历代王都不是伯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极大的欠缺,最终只会使得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另一方面,魏国属于中原四战之地,同时也是秦国东出的一大阻碍,所以使得魏国连年征战,即便是在战败以后,也没有机会恢复社会修养生息,这就使得魏国的国力不断损耗,最终走向了灭亡。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魏国缺少人才,魏王不是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