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奇的概念了,打开招聘网站,大量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创公司都会在简介里大肆宣扬自己是如何“扁平”:开放无遮挡的办公室、没有强烈上下级概念的人际关系、民主化的决策方式,甚至没有明确的责任分配,各人可以负责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种来自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公司的管理方式,在短短几年内,被各种网络媒体、管理学教材和海归人员带进中国商界。小公司以实行扁平化结构为荣,大公司也因为还不够扁平而受到质疑与抨击。就在前几天的一篇名为《宝洁为何会衰败?》的文章里,作者也提到,普遍认为宝洁衰败的原因之一,正是大公司病:过多的层级使得决策与执行变得极其缓慢滞重。宝洁是否真的有大公司病姑且不论,但“大公司”后面接一个“病”字已经是如此顺口,似乎套在任何一家大公司上都十分自然,也可以部分说明评论者们的态度。
而扁平化结构让组织层级减少,从高层到基层之间信息需要通过的节点也大大减少,这种减少也会伴随着组织结构的改变。理想中,扁平化结构的公司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更加民主,相对于“大公司病”所指的层级冗重、效率低下、高度集权,扁平化结构似乎代表着未来。
以一个普通的互联网公司来举例,过去这家公司里可能有运营部门、开发部门、产品部门等等,产品部门通过调研决定下一季度开发什么功能,部门内部将提案交给部门主管,主管在中层会议上提出提案,可能还要向更高一层汇报,方案通过,分配任务,开发部门主管让下属开发,然后最终给运营部门来推广给市场。
而在新的扁平化结构里,所有人员都处在自由的状态,当有一个新的想法出现时,产品工作者只需要得到上一级的同意,就可以开始建立项目、招兵买马,邀请开发、运营人员加入自己的团队,一起开发出一款新的产品,最终以结果验收。
扁平化结构确实有着许多优势,例如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包括时间上的、账面上的和人力上的,另外它也确实听起来很潮很讨喜,哪个员工不想让自己的话语权更大一分呢?就算国家没有给自己选票,扁平化的公司却能让自己过一把瘾,这也诚然是不错的。
因此扁平化结构大受热捧,不扁平的公司已经被认为是集权的、反民主的、不尊重员工、扼杀人性的。但扁平化结构——或随之产生的扁平化主义——真的是这样的一个未来神话么?
显然不是,扁平化结构和扁平化主义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就好像上世纪某个席卷全球的主义一样,问题在于有的时候,其追随者有点自信过头了。
必须指明的是:世界上那一批最优秀的团队,并非是采用了扁平化结构而成为了最优秀的团队,其逻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团队由最优秀的人组成,他们才可以采用、或者说形成扁平化的结构。
在这里甚至不需要整理出一大串人名和他们的简历,因为不管是哪一家成功的扁平化公司,其创始人的履历都遍布网络,他们大都出身名校与名企,人格魅力也都无需再以事例赘述,自然,其伙伴与追随者也都差不多是同一个级别的人。
并不是只要升起一面主义的旗帜,扁平化结构就能带着公司走向未来和成功。扁平化结构需要公司在三个方面做好准备:技术支持、结构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人员。
由于管理层级变少,过去的“大主管 – 部门主管 – 项目经理 – 小组组长 – 组员”的结构很可能会变成“主管 – 成员”,相应的,管理者需要负责的管理面积也会增大,同时,每个员工需要自行与他人沟通、处理的信息也会增多,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显然是无力为之的。大,有IBM、微软等提供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小,有Worktile、Tower这样的团队沟通、任务管理系统。信息流通的保障是扁平化结构实施的重要前提。
“分权”是扁平化结构表面上的核心,但分权并不是要将权力平分给每个人,分权与集权的平衡点,才是扁平化结构设计真正的重点。一些公司已经通过实践证实,假如将决策权分发给人人,那么大多数人都愿意做那些看起来最高价值的工作。但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各种类型的工作都需要有人承担,因此一定需要有人来调配资源。这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平衡把握同理,然而遗憾的是,就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还在摸索一样,这个平衡点也总得不断地去找。
而对结构划定最最重要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以上两点的,就是人力资源。扁平化结构可能是好的,然而正如题目所说,如果与公司内的人员不相适应,很可能成为一次降维打击,将公司从商界抹除。扁平化结构需要的,是具有开放精神和极强学习能力的成员,每个人都要对“作为有机系统而存在的公司”这个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能不断适应和掌控自己的新职责,这也要求这些成员本身就有着优秀的沟通能力与工作能力。
但人类个体的能力,总是基本遵从正态分布的。“有开放精神和极强学习能力”、“本身就有着优秀的沟通能力与工作能力”的从业者,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人,其能力与责任感的平庸,都并不能满足扁平化结构的前提。即使出于自尊,人人都不愿轻易低估自己,公司的管理者却应该对自己的下属有清楚的认识。
并不是某种结构造就了一家公司,而是一家公司的全体成员共同促成了某种结构(当然决策层在这个过程中的权重会更大),然后在这种结构之中创造出价值。在主义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作为基础的人,不加考虑或过于乐观的结果,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很多次了。
【注】
降维打击,亦称二向箔攻击,是科幻小说《三体》里的设定。降维打击可以将三维宇宙变为二维,在小说中,一种高维文明使用这种攻击方法将太阳系“压”成平面以消灭地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