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旅途走到书店,随手拿起了这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心灵心理成长类书,大概翻眼便觉得可以坐下来看看,没有看完全书,但就部分章节阅读还是可以有收获的。
1.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模式事实上是人们对早年与照顾者(主要是父母)之间互动模式的一种“投射”。
即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对彼此信任与爱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我们成年之后处理亲密关系的一种“框架”。在成年之后我们更倾向于用这种熟悉的“框架”来与伴侣相处。
2.至幼形成亲密关系间的“框架”模式大概分为:
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
这几种类型的特点分别是:
安全型:在关系中能够适度依赖伴侣,也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他们不会过分担心失去对方,也不会惧怕向对方做出承诺。他们通常能够有效地与伴侣沟通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也能够及时回应对方的需求。安全型是亲密关系中被认为最理想,最健康的类型。
痴迷型:总是表现出一种“感情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渴望。他们通常过度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也害怕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或不能及时回应,因此他们总希望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去向,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等。他们无法真正相信伴侣是爱自己的,也常需要在关系中反复确认这件事。
疏离型:这种人通常既不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或向自己寻求安慰。他们甚至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心彼此关系的进展,更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通常被伴侣认为是不坦诚的,难以亲近的,也更容易陷入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恐惧型:一方面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常常容易陷入戏剧化,大起大落,分分合合的关系中。
3.如何识别这几种类型?
举例:当遇到伴侣未接听自己电话的情况时,他们的想法分别是
安全型:啊,那TA应该在忙,过会再联系ta吧
痴迷型:ta是不是不爱我了?会夺命连环call,直到对方接到电话并答复自己
恐惧型:也会像痴迷型那样立马怀疑对方,但他们却不动声色,甚至开始疏远对方。而当对方回电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冷漠,即使被问及是否生气的时候,也立马矢口否认。
疏离型:对伴侣不接电话,则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若他们发现伴侣经常性不接自己电话时,他们不是会怀疑对方忽视自己,而是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试图以此操控自己,取消关注,于是很可能再也不主动联系对方。
4.这几种类型形成的原因?
安全型:父母在孩童时期能够一以贯之,及时有效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更少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
痴迷型:在儿时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的人,父母时而满足他们的需求时而又对他们的需求熟视无睹。于是他们便对父母是否在身边,什么时候会回应自己感到焦虑,十分渴望父母能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需求,亲近自己,也害怕被抛弃和忽视。
恐惧型:在童年时期始终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总是被忽视和冷落的人,就会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的特点。而这其中,将这种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人。
疏离型:同样遭到父母冷落和忽视的人,则将这段经历以“愤怒”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自己才遭到忽视的。并且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彻底抑制了这种情绪的产生,凸显出自己的独立,无所谓。渐渐的他们在意识层面彻底“封锁”了这些感受。
5.这些相对于“安全型”的不健康型如何改变?
1)首先认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属于哪种类型,或者哪几种类型的交叉。
2)再则要在生活中保持警醒,保持自我检查
3)有意识地,主动地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
其中的建议方法:
a.找一个安全型的人,谈一段长期稳定的恋爱。过程中注意:学会分辨对方的类型;真诚地表达你的需求。
b.找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做定期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