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收到退休后在海南工作的好友邢儿的语音,推荐我去海南大唐省公司去协助开发自动化控制SIS系统。
邢儿强调负责省公司对外和厂家、对内和所属两个电厂沟通和联络,坐空调办公室,工作量不大,月薪九千,包吃包住,最少工作六个月,如果喜欢,可继续签约。
不像他们在基层电厂,室外工作。他们去年工作一年,身心都强壮,今年又续签。邢儿上班时好像有风湿病,腿脚不舒服,经常去中医按摩理疗。海南工作一年,这些状况都没有了,心情也放松,因此强烈推荐我去。他先生之前在省公司安生部,也强烈推荐我去,这是我的本行,正值壮年时参与两个电厂的生产管理系统搭建,对内对外协调能力还是很在行。
海南我在2005年,二十年前单位劳模奖励旅游,带女儿去了一次。椰风走廊,海景沙滩,潜水踏浪,都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五岁女儿当时还写了一首诗,也是首秀了。
退休后,能在海南再出发,正好女儿近半年还没有生育打算,刚刚好。
但是,不该去啊。
先生三年前心梗急诊住院,虽没达到支架程度,但是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时,还会觉得心力不足,因此每天提醒吃药,注意休息。去长春工作十年,两地生活,一直是先生往返。离岗五年,去年正式退休,这六年间终于给先生一个安稳的家。女儿北京七年求学后远嫁南京二年,我俩相互陪伴,岁月静好吧。
另外,老爸我能每月接我家至少二周,悉心照顾,也安心。
边通话边思考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想着好友和老领导的热切推荐,说中午家庭会议后下午尽早回复。
内心还是很澎湃,海南,喜欢大海的我一直很向往,每次去北京看女儿或者南京往返都要特意去东戴河看海,哪怕是冬天,是夜晚停留也要听听海浪声。重疾治疗后六年稳定期了,身心健康,做熟悉的项目管理工作,再出发去海南太适合了。
心里有个声音,不能去啊,不去值得啊。
还是把这个邀请发给了好友和家庭群,也说出了我的决定。先生回来听到,说支持我去,他单位食堂早午就餐,身体没事,把药给准备好了就行,半年,很快就到。我说不去了,我俩是高中同学,本来先生就依赖我,加上公婆去世六年了,和哥姐不亲,只有我一个亲人了,我居家这六年他更体会到在一起的安心和踏实。我每月一周的外出专家评审,对他来说也是挑战,在慢慢适应。这一去半年,对于68年近退休的他,会产生很大的振荡和应激。他说和领导商量一下,能否时间再短点,我说项目有建设和运行工期,最好的状态是他退二线了,一起去,但是夏天海南极高温,心脏病患一定不适合,所以连如果都没有。确定我不去了,他安心睡了午觉。
下午二点多,给邢发了短信回复,担心她在工作打扰。婉拒,并感谢。
回首过往,这样的婉拒多次。
我69年在通化桃源县出生,70年随父母工作调动到松原长山屯长山电厂。初中二年到县中学读书,高三又到通化通钢一中一年,高中复读回到大安一年,又回到长山一年。在吉林市读了两年大专,系统内分配回到长山电厂上班。
上班二年后,去大连索尼卡仪器仪表工作采购超声波流量仪,好像是14万。老板是东北电院研究生毕业,是校友。当时在单位工作热情高,能力还行,又有电厂工作经验,相比公司职员都是刚毕业多了很多优势,被校友老板强烈邀请入职大连公司,并且承诺“索尼卡公司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上班两年,照顾母亲两年,后期全职在家照顾,直到送终。当时把妈妈当宝宝,喂饭时哄着说她是大树,这口是氧气,这口是水,这口是阳光。我家在三楼,六楼是医院院长,当时对我说,我妈没有办法治疗了,放弃吧。我坚决不,按照一本抗癌书中相似病历去松原和大安两个相邻县去抓中药,亲自熬药,哄着喝完。本来梗阻导致的不能进食,最后相对正常就餐,最后一顿是小年吃了六个白菜馅饺子,第二天中午睡着了离开。93年母亲去世后,我万念俱灰,想着离开家乡,准备去大连,有一扇门在为我打开。结果,看到爸爸再婚后,自己走后,只剩下孤独的弟弟,就放下了喜欢城市橱窗,喜欢街头飘荡的音乐,把去大城市的执念悄悄掩藏。
先写到这儿吧,先生已经午餐后回家,组织老爸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