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读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书中第一章从个人心理学以及教育的方面分析了童年记忆对人生的影响,如童年的前世今生般分析得如此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心理学常说的关系就是一切的道理。写如下读书笔记与你分享。
我以前以为这个世界总是在你和我眼里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比如外在的事物及新闻大家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吗?后来我慢慢发现,对同样一件事物,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没有 一个人和你有相同的感觉,一开始我很费解,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世界本身,是经过我们思维处理过的事物,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而我原来只是用自己的想法企图代替别人的视角,所以他们自己解释的世界形成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他们做的事情都映射着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
作者说,生命有三大问题: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他。所有的事情都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关系。
我与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靠地球所提供的资源生存,善待地球,延续自己的生命。
我与他人: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我与他:爱情和婚姻
三大问题抽象为三大疑问:
1.我们该如何工作?
2.我们该获得怎样的地位和身份?
3.在婚姻关系中我们该如何调整自我?
结论: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会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他会为了这一目标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形成相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此目标的种种技能。确定了这一人生目标后,个体便自然而然进行自我管理。自己的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作者说5岁开始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以此面对外物。“他人希望我做什么,成为什么样子”有了较深程度的感知,在随后的生活中慢慢深化,逐渐形成自我和世界所期望自己成为的更持久的观念。这时候便从个体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想法来观视这个世界。经验都是先被接纳然后才被诠释的,而诠释则会依据个体先前所认为的生命意义。
1.被溺爱的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过渡宠爱是很多孩子产生错误认知信念的直接来源。
小时候: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啥有啥,只有索取,没有回报。
长大后:工作上会伪装自己,表现出表里不一,私底下有机会就损害他人的利益。不懂合作。周围人对他不热情,便视为自己的敌人,百般攻击。对不起自己的人所有人都应该对他唾弃。如果周围人没有同仇敌忾,就其视为叛徒。当所有人都与之相悖时,他也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
本质上是对人生的理解是错的。即“自己至高无上,自己是王。”
2.被忽视的孩子
小时候:父母没有让孩子感觉到信赖。
长大后:遇到困难不懂得去求助别人,如果别人不主动提供帮助,他们便会觉得世界是冷漠的,自己是受漠视的。他们不相信别人,甚至连自己都不可信。缺乏合作意识,独来独往,难以融入社会,不好沟通,不懂得寻求帮助也不主动帮助别人。
这种孩子没有关心和合作的概念。因为这对他们是陌生的。
他们做的事情都映射着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
如何改变?
如果找到了人性曲解的初始端,并配以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里所谓的有效方法即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学会帮助他学会与人合作。只有一个人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才会有勇气去直面困难,获得成功。合作是防止神经症的唯一保障,因为生活中所有的难题都离不开合作。
读了这篇文章,感觉非常具体的剖析了溺爱和忽视对孩子今后的影响。如果画一个抛物线,也许两个极端的例子比较少,大部分人应该小时候都集中在被溺爱与被忽视之间不一样的点,越是接近中间值,必然越健康。不过,分析不是用来让人职责抱怨父母的,因为父母本身也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何况时代的不同,很多人没有渠道读到这些书籍,仅仅能够凭借自己的有限认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随时可以查阅需要的知识,虽然我们不能够改变童年,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错误认知,同时改变对孩子的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知道了危害,就会有更好的行动。如果家长、教师和心理学们都能了解孩子在理解生命意义时会犯下的错误,我们就可以相信,缺失社会感的孩子们终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人生机遇。
如果感兴趣,我还会陆续更新读书笔记。欢迎关注。
如果喜欢不吝赐赞,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