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牧知十二(ID:Guernica-2)
▣ 本文共计2794字,阅读约8分钟
说起李小龙,相信大家心中都会浮现那个在银屏中穿着黄色练功服,摸着鼻子展开架势一嘴“阿打”的形象。
是的,这是李小龙这么多年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他就是电影里的绝世高手,不怕强暴除暴安良的中国武术大师。
但李小龙真正的人生经历,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他除了被人们赋予不败神话的传说,真的是事实吗?
他是怎么死的呢?是马上风吗?
让我们细细品读一下李小龙的人生吧。
1动乱又丰富的童年
父亲是李海泉是四十年代初,“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母亲何爱瑜是港英时期香港四大家族之首的何东家族成员。
何爱瑜自小生活在上海,19岁时来到香港,遇到在香港演出的李海泉,遂结为伉俪。
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出生的时候美国的护士给他起了一个美国式的名字,就是国内外无人不知的Bruce Lee。
后来随父母回到香港居住,还是用了一个中国式的名字——李振藩。不是人们熟知的李小龙。
中日爆发战争,那时候的香港在日本的统治之下。李小龙的童年在每天日本飞机的轰鸣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李小龙小时候就对着飞机咒骂,全不似别人别人那般的担心害怕。
战后一家人在九龙定居。因为父亲的关心,李小龙早早的就接触了电影行业。在他6岁的时候,出演了电影《人之初》。李小龙是他的艺名,但却成了他终生的代名词。
2师从叶问
小时候的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街头的打架斗殴却是兴致满满。特别是在成为童星,学习过一点功夫之后。靠着自己的锻炼和电影前辈教的一点功夫,成为了街上的小头头。
但是在一次挑衅中,遇到一位学过功夫的人,轻易将他击倒,他开始想学习真正的功夫。
在父亲的帮助下,李小龙师从叶问,学习咏春拳。但随着功夫的增加,没有改掉过去好勇斗狠的脾气,最终在武术界树敌无数。
父母怕他被人暗害,于是在18岁时,让李小龙孤身一人去了美国。
3美国的成长
孤身一人到了美国,并且想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李小龙尝到了人生的苦楚。渐渐的了解到生活的不易,原本不爱学习的他,确实沉心学习起来。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了哲学。
期间为了生机,他靠自己一生的武艺,在美国开启了武馆,赚取一点生活费。结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琳达。虽然李小龙是个花花公子,喜欢的美女无数,但是他爱琳达爱了一生不曾改变。
他想要成功,喜欢电影,想改变西方人眼中丑陋的中国人形象。于是他想成为好莱坞电影武打明星,功成名就又树立东方人的形象,他为此一生都在奋斗。
靠着自己的武术本领和东方人的面孔,他参演了《青蜂侠》。原本是一个配角,在他的演绎下盖过了主角的风头。
他开始走上自己的巅峰——成为著名的电影明星。
4艰难的成功
他的成功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样成功之路也是无比艰辛的。
武术的名头已经在美国的华人武术界打响了,经常又有各种活动找他参加表演。他神乎其技的武术,让无数人折服。
他与不同门派的人切磋交流,结合自己的哲学思想,创立了截拳道——一切为了打倒对方。不讲究武术的套路,只要可以以最快的方法打到对方,所有的招式都可以运用。
他在武术上无疑是成功的,相对的,在电影界却一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参演《青蜂侠》让他小有名气,凭借自己的能力,他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成功。没想到在以白人为主的西方电影界,他的存在就如一粒灰尘,并不被重视。几年的等待,让他有些失落。
心灰意冷的他回到香港,却不想自己在亚洲早已经是明星。《青蜂侠》上映后,他亚洲人的面孔让所有的亚洲人迅速的识别了他。好莱坞电影演员的名头,让他迅速走红。
他拍了自己走向成功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获得巨大票房后,又拍摄了《精武门》,这部家喻户晓的电影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武打电影,更让西方电影界重新认识了李小龙,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东方人。
5绚烂后的暗淡
随后又拍摄了《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让他一跃成为一代武术宗师和电影巨星,一座武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嫉妒,武术界很多人想打败他,成为武术第一人。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挑衅他,想和他决斗。不堪其扰的李小龙,不愿比武却又不愿低头。在贬低他人武术抱诚守旧自己截拳道的创新,无形间得罪了武术界。
他美国式直言不讳的性格,却又得罪了儒家思想的记者界。记者们大肆报道他的黑历史,编排他,诋毁他。他想要反抗,却又无处寻觅对象。压力逐渐的增加,他开始吸食大麻烟叶给自己解压。
1973年在工作的时候,李小龙因为身体不适,后昏迷住进医院,他的精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因为还有一部电影《死亡游戏》没有拍摄完,他继续还留在香港。想拍摄完后,回到美国发展,这确是这位伟人最后的绝响。
6《死亡游戏》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李小龙为了寻找宝物,勇闯七级浮屠,打败七位守关人,最后获得宝物。但是当他打开装宝物的盒子,里面只有一个字条,上面写着“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
这是李小龙的人生哲学,是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是他的死亡召唤。
1973年7月20晚11点15分,李小龙逝去。
死在了丁佩的闺房中,也让这位武术大师和电影明星的死,变得扑朔迷离。这里不想讨论他是否是死于难以启齿的原因,但是他的死却让全世界喜欢他的人措手不及——这样一个无敌的人,怎么会这样死去。
他让所有的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死去了。
7他的成就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是辉煌的。他应该满足自己的成就,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他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东亚病夫”的刻板映像。甚至让所有的外国人觉得中国人都是会功夫的,他是中国武术史上最成功的推销员。
他成为了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华人电影明星,打破一贯由白人统治的电影界,让东方人真正走入西方世界。
他改变了武打片原本蒙太奇夸张的拍摄手法,用真正的武术征服观众,在武打电影史上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其后形成了一股东方武术片的浪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在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多种关于李小龙生平和功夫的书籍,以及纪念性的杂志与特辑。"李小龙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美国的大学,还被学者作为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专题。
李小龙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功夫大使",他使中国功夫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国际交流的特殊语言。他的功夫电影与功夫书籍仍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沟通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桥梁。
盖棺定论,且经过二十余年的检验,大概可对他的截拳道作一些结论性的探讨。李小龙对武术的卓越贡献,或许不在于他战胜过多少武术高手,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但是,李小龙战胜众多武术高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使他出名,又是对他的截拳道的有效检验。
截拳道已得到世界武术界的承认,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墓碑刻有这样的碑文:李振藩(李小龙原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截拳道的创始人。
李小龙走得太匆忙,末留下任何遗嘱。碑铭,是琳达根据李小龙生前的愿望而立的。人们均认为:碑铭符合并高度概括了李小龙的一生,挈领出他武道的旨蕴和精华——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 /END / ————
读书导图
欢迎关注公众号:牧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