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耘说诗·教你写诗:诗歌技法49☞喻体成真
【诗人简介】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诗集《一首诗•一座城》等,作品在《星星诗刊》《小诗界》《中国诗歌网》等多家报刊杂志、网媒发表。
十耘说诗:诗歌技法49☞喻体成真
良渚:大海上升起的文明曙光
诗/涂国文
先民们手捧陶罐。陶罐里满盛着稻种、野果和火焰
这些浑身插满羽毛的人
他们踏着浪涛:这大海的台阶
从愚昧的浪谷,一级一级,登上文明的波峰
沧海亘古如暗夜。他们摘下腰间的玉琮
掷向头顶
黑暗的穹壁,被撞出一个破洞
一轮黄晕的明月,出现在东方的天空
大海抖动一匹柔滑的丝绸
丝绸上,刺绣着繁缛的蟠螭纹和鸟禽纹图案
像五千年后游动在北国崇山峻岭中的万里长城
像龙鳞闪闪的江南太湖、西湖和钱塘江
他们将手中的耜,插在大海的波心上
竖起一杆在风雨中永不倾覆的桅杆
他们将石犁套在脚尖,像驾着一艘航船,劈波斩浪
在空洞的瞳仁,犁出第一道文明的曙光
他们挥动玄鸟的石镰,收割海面上拱涌的浪脊
用这一根根粗壮的苎麻
编织飘扬的布帆、蔽体的饰片、登天的绳梯
以及一匹常漂常新的二十四节气
太阳升起。他们在涛声中搭起一座祭坛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天圆地方。大海从他们的船底悄然撤退
留下一片浪花,留下遍地的玉化石……
☞技法:
【喻体成真】先复习小学课本,比喻的基本结构是:本体+喻词+喻体。一般来说,在传统比喻中,本体是眼前实景,喻体是头脑中联想到的景象。如,太阳像一张大饼。太阳就在眼前,而大饼还不知在哪儿呐。那么,如果接着往下写,可以是“太阳像一张大饼,大饼上还着着火”,而不会是“太阳像一张大饼,大饼上还有肉有虾仁”。但你会惊奇地发现,第二句的陌生感要比第一句强,因为喻体已经不再是形容本体的联想,而成了一个独立真实的存在。既然这样,我们何不给它下个定义,拿来使用呢?喻体成真,就是通过一些具体内容的补充,使喻体不再是本体的投影和陪衬,而成为独立、现实的景物。我们看例诗:
喻体成真:
大海抖动一匹柔滑的丝绸
丝绸上,刺绣着繁缛的蟠螭纹和鸟禽纹图案
本体主导:
大海抖动一匹柔滑的丝绸
丝绸上,偶尔会被风吹起波皱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刺绣着繁缛的蟠螭纹和鸟禽纹图案”,这一句就让喻体假象成真、反客为主了。
☞造句:
1.
本体主导:
白云,像一顶大帽子
帽子看起来很柔软很蓬松(这句补充,使本体白云更具体)
喻体成真:
白云,像一顶大帽子
帽子被外婆缝缝补补了很多年(这句补充,使喻体帽子完全独立)
2.
本体主导:
老赵门前那棵小树,像一只绿酒瓶
酒瓶又瘦又细(这句补充,使本体小树的形态更具体)
喻体成真:
老赵门前那棵小树,像一只绿酒瓶
酒瓶里还剩着半瓶酒,不小心碎了(这句补充,使喻体酒瓶完全独立)
3.
本体主导:
蝴蝶落在她头上,像一只鲜艳的发卡
发卡有精致的花纹(这句补充,使本体蝴蝶的花纹更具体)
喻体成真:
蝴蝶落在她头上,像一只鲜艳的发卡
发卡曾被工匠进献给女王(这句补充,使喻体发卡基本独立,即使独立性不是太强,但依然比一般的比喻更具陌生感)
4.来一个发散的
本体主导:
高脚杯里的酒,像琥珀,像老虎
琥珀很璀璨,老虎很猛烈
喻体成真:
高脚杯里的酒,像琥珀,像老虎
琥珀形成的时候,正有一只老虎困在其中
☞重点:
使用此技法的重中之重是,补充的句子一定要和本体疏远,不能既适用于喻体又适用于本体。失败的例子:
蜗牛壳像一所房子,房子被认定为危房
因为蜗牛壳同样具有脆弱易碎的特点,所以危房也适用于它,喻体成真的技法使用失败。
蜗牛壳像一所房子,房子十万一平
有十万一平的房子,没有十万一平的蜗牛壳,这样改改就好一些了。
☞感悟:
讲了这么多关于比喻的技法,您可能会模糊混淆,这符合记忆规律。但有一句话请时刻写在心里:
比喻的终极目的,不是求取相似处,而是制造陌生感。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