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若轻,负一程。———秦卿若
如若我对你的情浅了一点点,那便惩罚我用一生来补偿。——傅奕辰
—————————————————
晅朝,元德六十六年,六月初六,宜婚丧嫁娶,外事不宜。
这一天百花齐放,全国上下都在准备迎娶皇后而举国同庆。
传闻,出嫁的女子,只需母亲梳满六梳便预是着女子会幸福一生,不管真与假,渐渐的,六梳习俗便流传至今。
在秦太师府中,秦家夫人方玲手持一把鸳鸯红玉梳正为即将出嫁的秦卿若六梳,“一梳梳到头,愿卿卿福气满身愁;二梳梳到头,愿卿卿无病也无忧;三梳梳到头,愿卿卿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愿卿卿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愿卿卿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连,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卿卿,嫁人皇宫,你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后了,得照顾好自己,皇宫不比家里,凡事得靠自己,明白了吗?”方玲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不知道这次进宫,对卿卿是好还是坏。
秦卿若看着镜子里自己乌黑柔亮的头发,水晶般剔透璀璨的眼睛,芙蓉一样粉白无瑕的脸,忍不住抬手摸了又摸……好软,自己马上就要嫁给他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傅奕辰,年少的欢喜,不知如今是不是越发帅气了。
想着想着,晚霞悄悄爬上了脸颊,自然没听到到母亲大人叮咛的话语。
“卿卿,卿卿……”方玲见自己的女儿似乎没听见自己的说的话,声音便不自觉的提高几分。
“娘,知道了。”秦卿若接过方玲手中的红玉梳,眉眼温柔的对母亲大人说着,自己揪起一束头发缓缓梳起。
看着镜子里陌生而又熟悉的脸颊。
没人知道,她为了嫁给他,耗费了多少精力。
甚至买通国师……
秦卿若的眼眸快速闪过一丝暗淡。
………
十里红妆,只为迎娶佳人,街道隆重又热闹。
盖好盖头的秦卿若,在喜娘的搀扶下,告别了秦府,上了花轿。
喜庆而喧闹的唢呐声震耳欲聋。
远远地,有一队繁复华丽的红衣队伍踏着鞭炮的轰鸣,缓缓的涌入沸腾的街道开出路来。领头的傅奕辰淡淡的神色间不见喜悲绚烂,一身流淌金纹的华衣迎风似旗,悠悠行进的雪白骏马载着他冷漠的模样。
如今的秦家是越来越不安分了……傅奕辰好看的眉头微微紧锁,对于他来说,取了秦家嫡女对他来说没坏处只有好处,更何况国师的预言……
而在他的身后是一座闪烁着芬芳的八抬大轿,沿路都是身穿红衣的平民,嘴里都诉说着祝福语。当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皇宫前时,傅奕辰一跃轻松下了那匹高头大马,回身轻轻地请出那丝绒纹路的红盖头蒙面的新娘。
女孩的手都这么冷的吗?傅奕辰愣了一秒,似乎到现在,自己还没牵过女孩子的手。
两人来到那灯火辉煌的精致堂前,上面端坐着华贵而优雅的太后罗华,她一挥红色的云袖示意,表示这两人这梦幻般的拜堂开始。
“卿卿,嫁入皇家,如今得称哀家一身母后了。”罗华年迈的脸颊透露出欢喜,她看着长大的孩子,终究还是进了皇宫。
秦卿若如同黄鹂的声音一般,叫了声“母后”,双手害羞得捏紧了手帕,好似不知所措。
“唉~”太后罗华满心欢喜的应答了一声,只见一对新人挺拔而和美的伫立在一起,品酒的官僚大臣都赞叹着是一桩妙缘。
一拜天地,傅奕辰和秦卿若齐齐向着堂外的,那片悠悠流动的青天跪下,雪白的额头轻轻的扣在光滑的地面上,秦卿若偷偷看了一眼傅奕辰。
他还是依旧光彩夺目,来不及细看便继续二拜高堂,两人人转身向着浅笑嫣然的太后罗华重头跪下,又是轻轻的向她行礼一拜。到了夫妻对拜,新郎和新娘则面对着彼此面轻轻提衣,弯腰叩首,见他们如此,那密密麻麻的来宾们的掌声轰鸣着,他与她终于是礼成了。
在没人注意的夹角,国师在不停的喝酒,她不会懂的,她的命中之人的确是皇上,她又怎么会懂,他没算错的话,她和傅奕辰的奇缘要开始了,而他始终……
秦卿若被丫鬟带领着去了凤鸾殿,据说这是历代皇后居住的地方。
默默等待傅奕辰的到来,双手紧张到不知所措。
她终于嫁给他了,能嫁给傅奕辰,是她的福分,亦是她的劫难。